第三箭还未射出时,弓弦却突然崩断。
众人哗然之际,辛弃疾已摘下自己的雕弓抛去:“用我的。”
薛安都接住弓,只觉入手沉逾千钧,却见辛弃疾负手而立,淡淡道:“箭在弦上,当有必死之心。”
中年人闭目深吸,再睁眼时目光如炬,一箭正中红心。
辛弃疾颔首,忽然解下腰间佩剑抛向空中,拔剑出鞘的寒光如匹练横空,竟将飘落的箭羽削作两半。
全场死寂片刻,随即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喝彩。
人员遴选顺利进行。。。
半日后,“今日所选,皆随我去芍陂!” 辛弃疾翻身上马,马鞭指向东南方的苍茫水泽。
行至半途,队伍被一道干涸的渠坝拦住。
辛弃疾翻身下马,蹲身拨开淤泥,指腹摩挲着渠壁的夯土纹路:“此处乃春秋楚相孙叔敖所修芍陂故道。”
他拾起一块刻着蝌蚪文的残碑,“《淮南子·人间训》载‘孙叔敖决期思之水,而灌雩娄之野,庄王知其可以为令尹也。’此陂若疏浚,可灌溉良田万顷,如此,寿州等地屯田可成。”
说罢,他拔出佩剑刺入堤岸,剑身在泥土中划出丈许深的沟壑,清澈的地下水瞬间渗出。
“当年孙叔敖以畚锸治陂,今日我等便以刀枪为耒耜!”
辛弃疾扬鞭指向远处的岗峦,“三日内,须挖出五条支渠引淮水入陂!”
流民中有人面露难色:“将军,此陂荒废数十年,恐非人力可及。”
辛弃疾翻身跃上一处高岗,解下披风掷向空中。狂风卷起赤色斗篷,如同一团火焰掠过荒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