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薛安都端着陶碗的手忽然一颤,碗沿的麦粥溅出几滴,落在辛弃疾铠甲的衔环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中年人望着将军偷得这片刻的闲暇,喉结滚动着,忽然低声开口:“将军可知,某年轻时也用过这样的硬弓。”
辛弃疾抬眼,见薛安都盯着自己抛在一旁的雕弓,瞳孔里映着火把的光,像是烧着两簇往事。
“某家本是河东汾阴人,” 薛安都的声音被渠水声揉碎。
“十六岁时能开三石弓,常与游侠纵马西河。兄长们怕我惹祸被连累就分了家,分家时我只取了两匹快马,倒是那些绿林朋友送了三十斤精铁。” 他指腹摩挲着碗沿的豁口。
“后来帮北魏秦州刺史平白龙子之乱,被封了都统,总管雍秦二州的马政。”
渠水忽然冲过一道浅滩,哗啦啦的水声里,薛安都的声音陡然低哑:“元嘉二十一年,拓跋焘被柔然杀得丢盔弃甲,某与族兄薛永宗在汾北起兵。”
薛安都卷起左袖,露出一道贯穿小臂的旧疤,“那年冬天攻弘农城,城楼上的滚石砸断了我的马槊,血溅在‘魏’字大旗上,红得跟今日将军的披风似的。”
辛弃疾坐起身,从箭囊里抽出一支羽箭递过去。薛安都接过箭杆,指尖触到刻着的 “济南辛” 三字,忽然笑了:“后来盖吴起兵反魏,某与他合兵屯杏城。谁想拓跋焘亲率大军来剿,族兄永宗满门被杀时,某正带着残兵奔往弘农城头。” 他将羽箭插入泥土,箭羽在风中颤动。
“丢城那日,某把北魏赐的金印砸在城门口,南渡时只带了一张弓,还有半袋家乡的粟种。”
渠水倒映着两人的影子,辛弃疾忽然发现薛安都腰间系着的皮袋,袋口露出半截褪色的绸带,正是当年北魏军队的制式。
“原来你我都是南归人。” 将军的声音带着笑意,却伸手按在薛安都的肩头,“芍陂的水脉通着淮河,淮河连着黄河。待明年麦熟时,某带你去看北岸的高粱地。。。”
喜欢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请大家收藏:()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