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选英雄改变历史?等等,我先逝逝 > 第184章 新的谋划(第2页)

第184章 新的谋划(第2页)

接下来的两日里,辛弃疾闭门谢客,专心撰写出一份符合刘宋宝宝体质的《九议》。

《九议》序

某窃惟今大宋之势,北定中原岂为难事哉。陛下怀恢复之念,士民有故国之思,然庙堂之上,或言 “守江自固”,或谓 “时机未熟”,此皆因循苟且之说也。

昔太祖武皇帝气吞万里,然元嘉年间,仓促北伐,终致滑台之败,此非兵不利、战不善,乃规模未立而急功近利耳。

今北魏拓跋氏内部分裂,边镇饥馑,正天亡之时也。而议者乃以 “国用不足”、“兵甲未精”为辞,是犹守株待兔而耻言网罟。

夫战者,危事亦大功,若因噎废食,则祖宗陵寝永隔,生民涂炭无已。

某尝观《孙子》曰:“先胜而后求战。”今当定屯田之规,修冶铁之利,募飞虎之锐,此所谓“先定规模而后从事” 者也。

或曰:“昔檀道济被诛,良将凋零,何以言胜?”

某对曰:“檀公虽没,智勇之士岂乏于时?但患在上之人不能用耳。”

且芍陂之水已灌良田,冶山之铁可铸利刃,飞虎之军正待横行,此三者,恢复之根基也。

若执 “守成” 之腐论,持 “畏战” 之私心,则中原终不可复,此某所以抚剑而叹也。

今谨条具九议,首论规模之定,次辨人才之选,终及战阵之略。苟从其说而无功,某愿伏斧锧以谢天下;若弃其说而求成,是犹缘木求鱼也。

唯愿陛下破群疑而决大计,使匹夫之志化为河山之固,幸甚。

其一。

恢复之道,首在得人。今大宋之士,有以清谈为智勇者,有以门第为智勇者,又有以血气为智勇者。清谈之辈,口诵兵书而不知行阵;门第之流,身佩将印而不晓敌情;血气之徒,徒恃勇力而无谋断。此三者,皆不足以任大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