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帅沉思片刻,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毕竟,在追查冰鉴的道路上,他已经投入了太多,如今半途而废,实在不甘心。而且,苏半夏所说的家族仇怨,也让他心中产生了一丝同情与共鸣。
然而,他们都没想到,这看似达成共识的合作,却在不久后将他们推向了更深的危机之中。就在与苏半夏相遇后的第二天,张小帅在整理线索时,意外发现了一些指向苏半夏的可疑证据。一份密信,上面赫然写着苏半夏与某个神秘势力的往来,而这个势力,似乎与他一直追查的企图利用冰鉴颠覆朝纲的势力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张小帅握着密信,心中五味杂陈。他不愿相信苏半夏会欺骗自己,但眼前的证据却又不容置疑。他决定暗中调查苏半夏,弄清楚她的真实目的。可就在他准备行动时,东厂的人却突然包围了他的住所,以私通乱党、追查禁书的罪名将他逮捕。
囚车的颠簸将张小帅拉回现实,他望着远处宁王寿宴的烟火,心中满是不甘与悔恨。他恨自己太过轻信苏半夏,也恨自己没能识破东厂的阴谋。如今身陷囹圄,他不知道自己还有没有机会揭开冰鉴的秘密,更不知道苏半夏此刻究竟在做什么,她到底是敌是友?
而此时的苏半夏,正站在一座高楼之上,望着囚车消失的方向,眼神复杂难辨。她的手中,也握着一份密信,上面写着:“张小帅已入狱,下一步计划可实施。”她轻轻叹了口气,将密信付之一炬,喃喃自语道:“张公子,对不起,但愿你能明白我的苦衷。这冰鉴背后的真相,远比你想象的更加复杂,而我,也有不得不为之的理由……”
夜色渐深,寒雾笼罩着京城,暗巷中的双面迷局,才刚刚拉开序幕,更多的阴谋与真相,正隐藏在这重重迷雾之后,等待着被揭开……
寒夜疑云:暗巷中的双面迷局(续)
秋夜的风裹挟着细雨,打湿了青石板路。张小帅躲在斑驳的墙影后,绣春刀下意识握紧。冰冷的刀鞘贴着掌心,寒意顺着血管爬进心脏。三天前在囚车里的记忆还未消散,此刻他却意外窥见更惊人的秘密——本该在狱中受审的苏半夏,正与东厂档头赵肃在城郊破庙对峙。
苏半夏的银镯在黑暗中泛着幽蓝,与档头腰间的獬豸圆牌交相辉映。那枚圆牌曾是张小帅最信任的信物,如今却成了悬在头顶的利刃。“苏姑娘,计划该收尾了。”赵肃的声音带着熟悉的冷冽,与审讯时哼唱现代歌曲的腔调判若两人,“张小帅太过执着,再这样下去...”
“他不过是个棋子。”苏半夏抬手拢了拢被雨水打湿的鬓发,腕间银镯发出细碎声响,“冰鉴现世在即,宁王寿宴不过是个幌子,真正的交易今晚就会在...”她突然噤声,目光如电扫向张小帅藏身的方向。
张小帅后背瞬间渗出冷汗。三天前的牢狱之灾让他浑身是伤,此刻伤口在雨水浸泡下火辣辣地疼。他死死咬住下唇,看着赵肃的绣春刀已经出鞘三寸。月光掠过刀刃,在潮湿的地面投下狰狞的倒影。
“出来吧。”苏半夏的声音温柔得可怕,“张公子藏得可比上次巧妙多了。”
张小帅握紧刀柄缓缓起身,雨水顺着斗笠边缘连成珠帘。他这才看清苏半夏今日的装束——玄色劲装外披着半透明的蝉翼纱,腰间缠着九节软鞭,哪里还有往日温婉的模样。更令他心惊的是,赵肃身后站着六个黑衣人,胸口都绣着半枚凤凰图腾,与苏半夏母亲的玉佩图案如出一辙。
“原来你们才是灭门案的真凶。”张小帅的声音混着雨声,“冰鉴根本不是什么秘辛录,而是...”
“而是开启宝藏的钥匙。”赵肃冷笑打断,“二十年前,你父亲带着半块冰鉴消失在漠北,没想到他竟把秘密传给了儿子。”绣春刀直指张小帅咽喉,“交出冰鉴残页,留你全尸。”
张小帅瞳孔骤缩。父亲临终前塞给他的泛黄绢布在怀中发烫,上面歪歪扭扭的“凤凰泣血”四个字突然有了实感。他想起苏半夏教他辨认的古篆,想起她在狱中偷偷塞给他的草药,想起每次追查线索时她眼底一闪而过的犹豫。
寒夜疑云:暗巷中的双面迷局(镜中迷影)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深夜的北镇抚司诏狱笼罩在浓稠如墨的夜色里,潮湿的霉味混着铁锈气息扑面而来。张小帅被东厂番子粗暴地推进审讯室,铁镣在青砖地面拖出刺耳声响。昏暗的烛光摇曳不定,映得墙上悬挂的刑具投下狰狞的阴影,仿佛无数张血盆大口,正等着吞噬他的性命。
审讯室中央,赵承嗣悠闲地摇着折扇,金丝绣着獬豸纹样的扇面在烛光下泛着冷光。他身着一袭月白色锦袍,嘴角挂着似笑非笑的弧度,完全不见白日里缉拿要犯时的肃杀之气。而在他身旁,苏半夏神色漠然地垂手而立,素白衣裙纤尘不染,腕间的银镯却透着几分诡异的幽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