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里,他结识了同窗韩非子,后者终成法家理论大家,而他则成为法家治国谋略的筹划者。
学业有成后,陈瑾选择秦国,独赴咸阳。彼时,嬴政年仅十三,他却同时得丞相吕韦与嬴政赏识,步入决策核心。嬴政亲政后,他策划覆灭六国之策,大秦一统的号角响彻华夏。
从嬴政继位,吕韦掌权,到嬴政亲政,吕韦失势,再到嫪毐叛乱,他皆亲身经历。《谏逐客书》使秦国广纳贤才,为一统奠定基础。
帝国一统后,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制秦律、行郡县制,陈瑾皆贡献卓越,成为始皇最信赖的谋臣,位极人臣。
然而,始皇崩逝,陈瑾为保富贵,听信赵崇之言,篡改遗诏,诛扶苏、蒙恬,拥立胡玄。自此,他踏上不归路。
前半生因嫉妒致韩非子枉死,后半生为富贵与赵崇同流合污。这两大污点,注定他无法成为一代贤相。
陈瑾凝视着昏暗的囚室,苍老的身影显得格外孤寂。
“荣华富贵,终为空幻啊……”
……
函谷关外,项雄率十余骑抵达关下。
“尔等何人麾下?为何来此?”
项雄掏出一枚印信,城楼上守将见状,立即下楼查验。
“此乃章邯将军印信,我们有紧急军情需入关。”
守将一听是章邯麾下,又见大秦唯一上将军印信,当即下令开城。
“将军无需忧虑,昔日秦岚将军引领大军对抗周武后,命我再次驻守。我本是守卫骊山李陵将军部下的一名平凡军侯,得大将军提拔,才有幸成为函谷关的守备。闻大将军一路征讨叛逆,不知秦岚将军近况可好?”
英武因此全然安心,对守备道:“既然是大将军一手栽培,那便好办了。我乃英武,大将军已荡平魏楚两地,大军正于临济休整。
我此行是奉大将军之命,前往咸阳执行要务。大将军命我暂代函谷关守备之职,你,没有异议吧?”
守备望着英武,略显惊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