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抬手道:“叔父,定陶的苏峻与雷蒙已如囊中之物,我们应关注的是临济城的章晗,他的主力大军才是我们的真正威胁。只要能诱使章晗大军前来,一战击溃之,我们对秦的作战才算真正有意义。”
项雄闻言一震,项羽果然已日渐成熟,少了往日的狂妄,看来两次失败让他学会了思考与沉稳。
项雄不由走到项羽身旁,轻轻拍了拍这位他视为子侄的项羽。
“不错,现在的你,总算有了几分名将的风采,我希望你能一直保持这份清醒。”
项雄转过身,目光聚焦于地图上的临济城。他心中早有筹谋,今日欲验证其可行性。他望向身旁的范蠡,后者心领神会。在场的文臣如吕望等,皆擅长内政,战略眼光自然无法与范蠡相提并论。
范蠡审视着地图,身为项雄麾下唯一的智囊,他敏锐地察觉到秦军主力此刻皆集中在魏地,而后方的南阳与颍川则兵力空虚。
“主公请看,章邯的十五万大军此刻仍驻守在临济,而苏角与涉间的十万大军则在定陶牵制我军。依我之见,我们应寻找章邯的软肋,方能大败于他。”
项威凝视着地图,提出疑问:“军师,章邯历来战无不胜,他的软肋,岂是轻易可寻?”
此时,刘邦缓缓挤至人群前方,面对项威的疑问,范蠡指向砀郡旁的南阳与颍川。
“此地,便是章邯的软肋所在。”
项雄的想法与范蠡不谋而合。众人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南阳与颍川,刘邦也紧盯着地图,张良与萧何不在,他不得不亲自担当起智囊的角色。
“大哥,军师,我军兵力集中,勉强能与章邯抗衡,难道还要分散兵力吗?”
范蠡注视着地图,随后提出了一个大胆的策略:“善用兵者,应善用兵势。既然正面交锋无必胜把握,我们就需另辟蹊径。兵无常势,水无常形。章邯刚立新帝,我们便应不顾一切攻打他的后方,吸引其主力前来。待其疲惫不堪,我们先攻下定陶,再寻机与章邯主力决战,则必胜无疑。”
喜欢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请大家收藏:()大秦:我竟是始皇长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