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钰深以为然,长声感叹,“所以与其左推右推让人惦记,还不如顺势而为,保不齐还有意外收获。”
心中惴惴如大鼓一槌槌用力击落,可车到山前不继续前行,庐山真面目始终无法见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于是旨意如意料般地快,昨儿谈拢,今儿便下了旨,命秦王带十万铁骑前往北麓关支援,明儿皇帝便准备宣室殿前为大军送行。
倒是送行前夜,何秉烛漏夜前来过,信誓旦旦交代了一番。
“臣年轻时有幸去过北麓关几回,对那里的风貌和地形颇为熟悉,若是殿下不嫌弃,臣愿陪殿下同去。”
他这样说,叫人始料未及。就是这话语,徒地升起一种甘为孺子牛的温情,让温钰诧异。
还是媞祯了然于他对故人之子的关怀,在她劝说下,温钰才欣然答应。
到了次日是个风和日丽的天,旌旗招展,皇帝在众人面前哭成了一个泪人,抽噎道:“此去山高路远,危险重重,皇兄你要保重。咱们是至亲骨肉,朕在这世上也只有你一个亲人了。”
话儿说感动涕零,把自己的心思粉饰洁白无暇。
媞祯脸僵得笑不出来,好在她私下留了个心眼,让央挫带了些暗中护着,真要这个小皇帝跟他老子一样暗中使诈,至少他们不会措手不及。
这样想着,刘禧突然转过头道:“皇兄放心,朕一定会替你照顾好皇嫂,她是贵嫔的亲姐妹,没事朕叫她们姐妹多作伴,朕也会想待亲姐一样待她。”
冷不丁点她的名儿,媞祯有些意外,勉强挑起嘴角笑了笑。
到了时辰大军待发,大庭广众,她也来不及跟温钰说一句话,可夫妻一场,默契却早已了然于心。
默默地过了数日,一封一封报平安的信飞进她眼前。
“七月十七,到凌川,安。”
“七月二十八,到冀州,得崔氏照拂,安。”
文绣笑了笑,“崔姑娘到底是刀子嘴豆腐心,表面再不想见您,可是到份上始终惦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