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无奈地叹了口气,她深知这些走后门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好,不仅会影响幼儿园的正常秩序,也可能给何雨柱带来麻烦。
她思考片刻后,认真地说:“大姐,不是我不帮忙,这幼儿园里都是厂里职工的孩子,大家都眼巴巴地盼着自家孩子能有个好环境。如果我随意开了这个口子,对其他职工也不公平啊。您看这样行不行,要是以后有了空缺名额,我一定第一时间通知您。”
那妇女听了,虽有些失望,但见秦淮茹态度坚决,也不好再说什么,只好收起礼品,悻悻离去。
送走这位妇女后,秦淮茹坐在椅子上,揉了揉太阳穴。这时,丁秋楠走了进来,看着她疲惫的样子,关心地说:“秦姐,最近为了这些事儿,你肯定累坏了吧。”
秦淮茹苦笑着点点头:“唉,每天都有这样的人来找我,我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丁秋楠想了想,说:“秦姐,要不咱们跟何厂长商量商量,制定一个更完善的招生规则,比如优先满足本厂职工子女,实在有空余名额,再通过公开的选拔方式,让其他单位的孩子公平竞争。这样既能保证咱们职工的利益,也能避免这些走后门的麻烦。”
秦淮茹眼睛一亮,觉得这个主意不错:“秋楠,你这想法挺好。我这就去找何厂长说说。”
于是,秦淮茹来到了何雨柱的办公室,把最近的情况和丁秋楠的建议一五一十地告诉了他。何雨柱听后,沉思片刻,说道:“秋楠这个建议可行。咱们不能因为人情关系,坏了幼儿园的规矩。就按她说的办,制定一个公平合理的招生规则,向全厂和周边单位公开。”
得到何雨柱的支持后,秦淮茹回到幼儿园,和老师们一起商量制定招生规则。经过几天的努力,一套完善的招生方案出炉了。方案明确规定,优先保障本厂职工子女入园,在有空余名额的情况下,通过知识小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估,选拔其他单位的孩子入园。
招生规则公布后,来找秦淮茹走后门的人明显少了很多。大家都知道,现在进幼儿园要靠真本事,走后门行不通了。幼儿园的招生工作也因此变得更加公平、有序。
然而,新的问题又出现了。随着幼儿园的名声越来越大,来报名的孩子越来越多,即便按照新规则,名额还是不够分配。而且,幼儿园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何雨柱得知这些情况后,决定再次出手相助。他向上级申请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扩建幼儿园和招聘更多优秀的教师。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笔专项资金的申请过程出乎意料地顺利。当然,领导也提出了条件:要为他预留十个名额。何雨柱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毕竟,这年头谁不想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些私利呢?这本就是人之常情。
何雨柱带着工会主席和几名工人,抬着几大箱精心准备的礼品,走进了幼儿园。
孩子们正在操场上嬉笑玩耍,看到何雨柱,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像是看到了超级英雄,一窝蜂地围了过来,嘴里齐声喊着:“何叔叔好!”何雨柱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亲切地回应着:“小朋友们好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