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74章 从咆哮到萧条(第4页)

第74章 从咆哮到萧条(第4页)

而民主党这边呢?则推出了一位充满了活力、也充满了神秘色彩(因为他的身体状况一度是竞选中的焦点)的候选人——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

罗斯福这个人,出身于纽约州一个声名显赫、家境优渥的政治世家(他的远房堂叔就是那位以“温言在口,大棒在手”着称的“牛仔总统”西奥多·罗斯福)。他早年也算是顺风顺水,毕业于哈佛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当过纽约州参议员,在威尔逊总统时期还担任过海军助理部长,1920年还作为民主党副总统候选人参加过大选(虽然那次失败了)。可以说,他的政治前途一片光明。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1921年夏天,正当罗斯福政治生涯蒸蒸日上的时候,一场突如其来的、在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的脊髓灰质炎(俗称小儿麻痹症),无情地袭击了他。这场疾病,导致他双腿永久性瘫痪,从此只能依靠轮椅、拐杖或者他人的搀扶才能行动。

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对任何一个有着远大政治抱负的人来说,都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很多人都以为,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就此结束了。但他并没有被病魔打倒!在妻子埃莉诺·罗斯福(一位同样杰出不凡的女性)的悉心照料和坚定鼓励下,罗斯福以惊人的毅力和乐观的精神,与病魔进行了长达数年的顽强抗争。他积极进行康复治疗,努力锻炼上肢力量,虽然双腿最终没能恢复行走能力,但他却在与病魔的斗争中,磨砺出了更加坚韧的意志、更加成熟的心智,也对普通人的苦难和无助,有了更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正是这段与病魔抗争的经历,以及后来在他担任纽约州州长期间(1929-1932年),积极推行一些旨在应对经济危机、救济失业民众的改革措施(比如建立失业救济机构、推行公共工程等),使得罗斯福在普通民众心目中,树立起了一个不屈不挠、勇于担当、体恤民情的形象。这也让他与那些高高在上、不食人间烟火、在危机面前束手无策的传统政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1932年,当民主党在芝加哥召开全国代表大会,提名罗斯福为总统候选人时,他打破了以往总统候选人不亲自到场接受提名的传统,亲自乘坐飞机(这在当时也是个创举)赶到会场,发表了那篇着名的接受提名演说。在这篇演说中,他向饱受大萧条折磨的美国人民,发出了一个响亮而充满希望的承诺——“新政”!

“新政”具体是个啥玩意儿?在竞选的时候,罗斯福其实也没说得太清楚,他并没有提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施政纲领,更多的是一种姿态,一种承诺,一种与胡佛政府截然不同的、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他向美国人民保证,如果他当选,他将打破胡佛政府那种消极无为、坐等经济“自我修复”的局面,他将大胆地运用联邦政府的权力,采取一切必要的、积极的、甚至是实验性的措施,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经济危机,救济失业的人民,重振工农业生产,改革金融秩序,让美国重新回到繁荣和发展的轨道上来!他宣称:“我向你们保证,我为自己,也为我们党,保证为美国人民实行一种新政。这不仅仅是一场政治竞选,更是一次行动的呼吁!我们要为那些被遗忘的人们而战!”

与胡佛总统那种刻板、保守、不苟言笑、甚至在公开场合显得有些笨拙和不自信的形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罗斯福展现出了非凡的个人魅力和卓越的演说才能。他那充满自信的微笑、乐观坚定的语气、以及富有感染力的洪亮声音(后来在他担任总统期间,通过每周一次的“炉边谈话”的广播形式,更是将这种个人魅力发挥到了极致,成为了他与民众沟通、争取支持的重要手段),给那些在黑暗中苦苦挣扎、几乎已经绝望的美国人民,带来了一丝久违的希望和温暖。他的竞选团队,还巧妙地选择了一首充满欢乐和希望的流行歌曲——《快乐的日子又来了》作为竞选主题曲,更是准确地抓住了当时美国民众渴望摆脱困境、重拾信心的普遍心理。

选举的结果,毫无悬念,甚至可以说是美国历史上最具压倒性的总统选举之一。1932年11月,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以赢得了全国48个州中的42个州、获得了超过57%的普选票和472张选举人票的绝对优势,彻底击败了仅仅获得6个州、不足40%普选票和59张选举人票的现任总统胡佛,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民主党也同时在国会参众两院赢得了多数席位,为罗斯福日后推行“新政”改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美国人民,用他们手中选票,表达了对胡佛政府及其保守主义政策的彻底失望和唾弃,也寄托了对罗斯福和那个听起来充满希望的“新政”的无限期望。他们渴望改变,渴望行动,渴望一个能够带领他们走出经济大萧条这片“死亡之谷”的强有力的领袖。

罗斯福的当选,标志着美国历史一个重要转折点的到来。他上台之后,将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魄力,推行一系列旨在“救济、复兴、改革”的“新政”措施,大胆地运用联邦政府的权力来干预经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整顿金融秩序,与失业和贫困作斗争……这些措施,不仅将深刻地改变美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也将永久地改变美国总统和联邦政府在国家生活中的角色和地位,为美国日后成为一个更加强大、也更加积极介入国际事务的“超级大国”,奠定了基础。

当然,罗斯福的“新政”之路,也绝不会一帆风顺。他将面临来自国内保守势力、最高法院、以及各种既得利益集团的巨大阻挠和挑战。这位坐在轮椅上的总统,将如何带领美国人民,杀出一条血路?

历史的下一幕,将由这位充满传奇色彩的“轮椅总统”,来亲自书写。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