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76章 民主兵工厂(第3页)

第76章 民主兵工厂(第3页)

丘吉尔首相领导下的英国,那日子可真是难熬啊!德国空军对英国本土发动了猛烈的“不列颠空战”,天天派飞机来扔炸弹。德国海军的潜艇,也在大西洋上像狼群一样,疯狂地袭击英国的运输船队,试图通过海上封锁来困死这个不屈的岛国。更要命的是,英国的黄金和外汇储备,在经历了长期的战争消耗之后,也快要见底了,已经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来向美国购买急需的武器弹药和战争物资了。

就在这英国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罗斯福总统知道,他必须采取更大胆、更直接的行动,来援助这个还在苦苦支撑的“民主前哨”了!如果英国这个“老表”也倒下了,那么美国就将不得不独自面对一个由纳粹德国主宰的欧洲,其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第一步:“驱逐舰换基地”,巧打“擦边球”

早在1940年夏天,当英国皇家海军在敦刻尔克大撤退中损失惨重、急需驱逐舰来加强反潜和护航力量的时候,罗斯福就想了个“曲线救国”的妙招。他巧妙地绕开了《中立法案》中关于禁止直接向交战国出售军舰的限制,与英国达成了一项被称为“驱逐舰换基地”的交易。

根据这个协议,美国向英国提供了50艘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建造的老旧驱逐舰(虽然是老家伙,但修修补补还能用),作为交换呢?英国则同意将位于纽芬兰、百慕大群岛和加勒比海等地的八个重要的海军和空军基地的使用权,租借给美国99年!

这笔买卖,罗斯福做得那叫一个漂亮!既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英国的燃眉之急(50艘驱逐舰虽然老旧,但总比没有强),又加强了美国在西大西洋地区的战略防御能力(那些基地对美国来说可是战略要地),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美国开始以一种更直接、也更实质性的方式,向英国提供军事援助,向全世界表明了美国支持英国抗战的立场,同时又没有公然违反“中立”的法律。这“擦边球”,打得实在是高!

第二步:“邻居家着火,我的水管你先用!”——《租借法案》的横空出世

“驱逐舰换基地”虽然解了一时之急,但英国的财政状况依然是捉襟见肘。到了1940年底,丘吉尔首相是真急了,他接二连三地给罗斯福写信,坦言英国的美元储备已经基本耗尽,再也拿不出足够的现金来购买美国的武器了。如果美国再不伸出援手,英国恐怕就真的撑不下去了!

面对英国的苦苦哀求和日益严峻的国际局势,罗斯福总统知道,必须找到一种新的、能够彻底摆脱“现金支付”限制的援助方式。于是,一个天才的、也是极具说服力的构想,在他脑海中逐渐成型——那就是后来名震天下的《租借法案》。

为了让那些脑筋还有点转不过弯来的美国普通民众和国会山上的孤立派议员们,能够理解并接受这个法案,罗斯福总统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打了一个非常生动形象、也接地气的比喻。他是这么说的:

我的邻居家着火了,而我恰好有一根浇花园用的水管。如果他能拿我的水管去接上他家的水龙头,就有可能把火扑灭。那我该怎么办呢?我总不能在火烧眉毛的时候,还慢条斯理地跟他说:‘老兄啊,我这根水管可是花了我15块大洋买的,你得先付钱,我才能把水管借给你用!’ 我不想要那15块钱,我只想在火灾过后,能把我的水管完好无损地拿回来。当然,如果水管在救火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没办法修理了,那他再赔我一根新的就行了。总之,如果我们能帮助邻居把火扑灭,就能防止火势蔓延到我们自己家来,这实际上也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个“邻居失火,借水管”的比喻,简单明了,通俗易懂,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援助那些正在抵抗法西斯侵略的盟国,不仅仅是出于什么国际道义和兄弟情谊,更是为了维护美国自身的国家安全和长远利益!这是一种“开明的自私”!你帮别人灭了火,自家房子才不会被烧着,这道理,谁听了都觉得在理儿!

《租借法案》的核心内容,就是授权美国总统,可以将任何美国政府拥有的国防物资——包括武器、弹药、飞机、船只、坦克、卡车、粮食、工业设备、原材料等等等等,几乎是除了人以外啥都能给——以“出售、交换、租借或以其他方式转让”给任何一个其国防被总统认为对美国国防至关重要的国家。也就是说,接受援助的国家,不需要立刻支付现金,可以在战争结束之后,再以实物或其他双方都能接受的方式进行偿还,甚至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美国总统还有权决定免除其偿还义务。

这《租借法案》,说白了,就是山姆大叔拍着胸脯对那些还在苦苦支撑的“好兄弟”(主要是英国,后来也包括苏联和中国)说:“兄弟们,顶住!钱的事儿不用愁!武器装备管够!你们先用着,打赢了再说!实在还不上了,就当是咱们合伙投资,保卫世界和平了!”

第三步:国会激辩,炉边“攻心”,法案终通过(1941年3月)

《租借法案》的草案一经提出,立刻在美国国内引发了一场极其激烈和持久的政治大辩论,其激烈程度,不亚于一场小规模的“内战”。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