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回咱们说到,红军的反攻号角已在莫斯科城外吹响。前线收复了大片失地,斯大林和朱可夫都相信,这场胜利,不该只止步于驱敌,而应迈向彻底的粉碎。而朱可夫,他的目光,已经盯上了地图上那个凸起的“尖角”——勒热夫。他想在那儿给莫德尔的第九集团军包个“超级大饺子”。可饺子馅儿太硬,包饺子的皮儿又不够长,结果呢?勒热夫突出部没啃下来,反而成了个血肉磨坊,苏军自己也崩掉了好几颗牙。
但斯大林同志的“战略大棋盘”上,可不止勒热夫这一个“眼”位。他老人家下一盘棋,讲究的是“东西南北中,发财碰红中”,哦不,是“多点开花,遍地结果”!就在勒热夫的雪原与废墟中,红军的合围计划正在泥泞中搏杀,士兵们用刺刀和冻得发硬的黑面包互相“问候”的时候,在更北边的列宁格勒方向,一场同样雄心勃勃、也同样充满了悲壮色彩的“钳形突击”,也已经悄然展开了。
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第2突击集团军,正奉命穿越冰封的森林与危机四伏的沼泽,像一把磨得锃亮的冰刀,准备直插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的“软肋”——柳班地区的后方。苏军最高统帅部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你们德国人在勒热夫牵制我主力是吧?那我就在你们的北方捅个大窟窿!如果能同时在北线和中线都给德军包上几个大饺子,那这场“冬日连环包围战”打下来,说不定1942年的夏天,红旗就能飘扬在柏林国会大厦顶上了!
可惜啊,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往往骨感得能把北极熊给硌瘦了。在北方那片白雪皑皑、林海茫茫的冰封世界里,第2突击集团军的将士们很快就会发现——凶悍的德国鬼子并非他们唯一的对手,那无情的大自然和变幻莫测的命运,或许才是更可怕、也更致命的杀手……
列宁格勒危局未解
自打1941年9月,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和北边的芬兰“老铁”联手,把列宁格勒这座苏联第二大城市、也是十月革命的摇篮给围了个水泄不通之后,这座英雄的城市就陷入了一场长达数月、惨绝人寰的“饥饿围城”。 城里的几百万军民,在德国人的炮火轰炸和严酷的饥饿、严寒面前,苦苦支撑,每天都有成百上千的人因为饥饿、疾病或者炮弹而倒下。拉多加湖上的“冰上生命线”虽然在艰难地输送着物资,但对于一座拥有数百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来说,那点补给,简直就是杯水车薪。
莫斯科的危机虽然暂时解除了,但斯大林同志和苏军最高统帅部的心,依然为列宁格勒揪着。他们做梦都想尽快打通一条通往列宁格勒的陆上走廊,把城里的军民从死亡线上给拉回来。
于是,他们的目光,投向了列宁格勒以南、沃尔霍夫河以东的那片广阔的、遍布着森林、沼泽和冰封湖泊的区域。这里,是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由格奥尔格·冯·屈希勒上将指挥,后来换成了格奥尔格·林德曼)的主要防区。苏军的计划是,由新组建的沃尔霍夫方面军(司令员是基里尔·阿法纳西耶维奇·梅列茨科夫大将,这位也是个狠角色,刚从大清洗的监狱里放出来没多久,身上还带着伤呢,就又被派来指挥打硬仗了)作为主攻力量,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配合下,从南面和东面,对德军第18集团军的侧翼和后方,实施一次大胆的、旨在“切断德军补给线、割裂其与后方联系、并最终解除对列宁格勒南翼包围”的深远穿插突击!
这个作战计划的核心,就是咱们这一回的主角——沃尔霍夫方面军的第2突击集团军。这支部队,被赋予了最艰巨、也最关键的任务,那就是像一把尖刀,从梅列茨科夫的方面军主力中杀出,以最快的速度,穿越德军在沃尔霍夫河西岸那看似薄弱的防线,然后一头扎进那片广袤无垠、地形极其复杂的森林沼泽地带,向西北方向猛插,目标直指德军后方的重要交通枢纽——柳班!一旦拿下了柳班,就能切断德军北方集团军群主力与后方诺夫哥罗德、普斯科夫等地的主要补给线,并将围困列宁格勒的德军第18集团军的一部分兵力,反包围在沃尔霍夫河与柳班之间。
这个计划,听起来是不是跟朱可夫在勒热夫那边搞的“钳形攻势”有点异曲同工之妙?都是想通过大胆的穿插迂回,给德国人来个“中心开花”,包个大饺子。看来,苏军最高统帅部在莫斯科保卫战胜利之后,对这种“深远战略突击”的战术,是情有独钟,信心满满啊!
负责指挥这支“尖刀部队”第2突击集团军的,最初是格里戈利·格里戈里耶维奇·沃罗诺夫中将(也有资料称其为“西方英雄”,可能是在之前的战斗中有过出色表现)。但这位将军似乎运气不太好,或者说,他对即将面临的困难估计不足,在战役初期就因为指挥不利(也可能是因为斯大林对进展不满意)而被撤换。接替他的,是一位在当时苏军中名气更大、也更受斯大林和朱可夫器重的人物——安德烈·安德烈耶维奇·弗拉索夫中将。这位弗拉索夫将军,他可是在莫斯科保卫战中指挥第20集团军打过漂亮仗的“莫斯科保卫英雄”,深得朱可夫的信任。由他来执掌这支肩负着“奇袭柳班、解围列宁格勒”重任的突击集团军,足见苏军最高统帅部对这次行动的重视和期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而与他们对阵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第18集团军,虽然在兵力上可能不如苏军那么雄厚,但他们占据着预设的防御阵地,对当地的地形也比较熟悉,而且指挥官林德曼也是个经验丰富、以坚韧着称的将领。在列宁格勒的西面和北面,还有芬兰军队在虎视眈眈,虽然他们可能不愿意主动进攻列宁格勒市区,但牵制苏军在列宁格勒方面军的兵力,还是绰绰有余的。一场冰与火的较量,即将在沃尔霍夫的森林和沼泽之间,再次展开。
冰林中的穿插梦想
1942年1月6日,就在勒热夫突出部的战斗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的时候,沃尔霍夫方面军的柳班战役,也正式打响了!
梅列茨科夫大将一声令下,方面军的炮兵开始对德军在沃尔霍夫河西岸的阵地进行猛烈的炮火准备。紧接着,第2突击集团军,这支被寄予厚望的“尖刀部队”,在大约3万2千名红军将士(这可能只是第一梯队的兵力,后续可能还有补充)的呐喊声中,从梅吉尼至波卢斯基耶阿沙菲耶沃村(这地名,估计能把舌头绕断)之间的狭窄突破地段,冒着德军的炮火和机枪扫射,强渡了冰封的沃尔霍夫河,向着河西岸那片被冰雪覆盖的、危机四伏的森林沼泽地带,发起了决死的冲击!
他们的目标,是像一把烧红的烙铁,硬生生地从德军第18集团军的防线上,烫开一个缺口,然后不顾一切地向西北方向的柳班猛插!他们要穿越数十公里长的、几乎没有人烟的原始森林和冰冻沼泽,在德军的后方,打下一颗足以致命的钉子,彻底切断其补给线和退路!
与此同时,沃尔霍夫方面军的其他几个集团军(如第52、第59集团军等)以及邻近的列宁格勒方面军的部队,也分别从南北两个方向,对当面之敌发动了牵制性的进攻,试图配合第2突击集团军的穿插行动,形成一个更大规模的“钳形合围”态势。
战役初期,第2突击集团军的攻势,还真是挺猛的,打得德军有点措手不及。红军将士们,在冰天雪地之中,展现出了惊人的勇气和牺牲精神。他们冒着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踩着没过膝盖的积雪,在森林中艰难跋涉,用刺刀、手榴弹甚至木棒,与占据着简陋工事的德军士兵进行着残酷的肉搏。经过数日的浴血奋战,第2突击集团军硬是在德军的防线上,撕开了一个宽约30公里、纵深达70多公里的突出部,一度逼近了柳班的近郊,似乎胜利的曙光就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