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白天,那艘被打残了的、在海上动弹不得的“比睿”号战列舰,就成了美军飞机最好的靶子。从亨德森机场的“仙人掌航空队”和刚刚赶到战场的“企业”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的SBD“无畏式”俯冲轰炸机和TBF“复仇者”鱼雷攻击机,像一群闻到血腥味的鲨鱼,对这艘庞大的“海上堡垒”,发动了一轮又一轮的空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终,在身中数枚炸弹和鱼雷之后,这艘曾经不可一世的战列舰,彻底失去了自救的希望。阿部弘毅在万般无奈之下,下令弃舰,并由己方驱逐舰发射鱼雷,将其自行击沉。“比睿”号也因此成为了日本海军在太平洋战争中,第一艘被击沉的战列舰。
当击沉“比睿”号的消息,通过简报传达到每一艘还在战斗的美军军舰上时,那些刚刚经历了惨烈夜战、军心几乎崩溃的美国水兵们,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声!这胜利,来得太及时,也太提气了!
而田中赖三的运输船队呢?在得知炮击机场的计划失败,而且还要面临美军飞机的巨大威胁之后,也被迫暂时转向,撤回到了安全海域,登陆计划,只能暂时延后。
第二夜:11月14日深夜的战列舰雷达大逆袭
日本人是不肯轻易服输的。阿部弘毅的第一波攻击虽然失败了,但联合舰队总指挥近藤信竹中将决定,亲自出马,带领第二波、也是更强大的炮击舰队,再次南下,务必要把亨德森机场给彻底摧毁!
近藤的舰队,核心是另一艘高速战列舰“雾岛”号,以及重巡洋舰“爱宕”号、“高雄”号,还有轻巡洋舰和驱逐舰组成的强大护航编队。他们自认为,美军在经历了一夜的惨败之后,已经再也无力组织起有效的抵抗了。
然而,他们做梦也想不到,在“铁底湾”那漆黑的海面上,等待他们的,是美国海军的两张“王牌”——由威利斯·李海军少将指挥的战列舰“华盛顿”号和“南达科他”号!
11月14日深夜,双方的舰队,再次在萨沃岛附近狭路相逢。
战斗初期,美军这边又出了点“幺蛾子”。“南达科他”号战列舰,因为一系列的电路故障,导致全舰的电力系统一度瘫痪!雷达失灵,炮塔转不动,通讯也中断了,在黑暗中,它就像一个又聋又瞎的“铁巨人”,完全暴露在了日军舰队的探照灯和炮火之下,遭到了“雾岛”号和几艘巡洋舰的集火攻击,上层建筑被打得是一片狼藉。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华盛顿”号,以及它上面装备的那套当时最先进的SG雷达火控系统,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
指挥官威利斯·李少将,这位在美国海军中以精通炮术和雷达技术着称的“技术宅”将军,在极度的混乱和紧张之中,保持了惊人的冷静。他指挥着“华盛顿”号,巧妙地利用“南达科他”号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自己则在黑暗中,悄悄地接近了日军旗舰“雾岛”号。
在距离不到8000米的“近距离”上,“华盛顿”号上的雷达,准确地锁定了“雾岛”号的位置!紧接着,它那9门406毫米(16英寸)的主炮,同时发出了怒吼!
短短七分钟之内,“华盛顿”号就向着“雾岛”号,倾泻了超过75发16英寸的穿甲弹和数百发5英寸的副炮炮弹!其中,至少有9发(一说20发)16英寸的主炮炮弹,准确地命中了“雾岛”号的要害部位!
这简直是一场单方面的“吊打”!“雾岛”号的装甲,在“华盛顿”号那威力巨大的穿甲弹面前,如同纸糊的一样。它的炮塔被摧毁,舵机失灵,舰体多处起火,很快就失去了战斗力。最终,在第二天凌晨,也步了“比睿”号的后尘,在“铁底湾”那冰冷的海水中,自行沉没。
这场战斗,是雷达技术在夜间海战中,第一次如此淋漓尽致地展现其巨大威力!它标志着,日本海军那种依靠肉眼、探照灯和高超训练水平的传统夜战优势,在更先进的科技面前,已经变得不堪一击。
决战收尾:运输船的覆灭
近藤信竹的炮击舰队在遭受了重创之后,仓皇撤退。而负责押送运输船队的田中赖三少将,此刻陷入了两难的绝境。他知道,没有了战列舰的炮火支援,要想在白天强行登陆,无异于自杀。但军令如山,他不得不硬着头皮,做出了一个孤注一掷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