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驻西班牙大使馆,在得知“一位英军少校的尸体被发现”之后,立刻表现出“极度的焦虑和紧张”。他们接二连三地向西班牙外交部发出照会,言辞恳切地要求西班牙方面,必须“出于人道主义和国际法准则”,尽快归还“马丁少校”的遗体及其所有“私人遗物”,特别是那个“装有重要私人信件”的公文包!他们越是表现得“急于要回”,就越能让西班牙人和德国人相信,这个公文包里,一定藏着什么天大的秘密!
而西班牙当局呢?他们夹在英国和德国之间,也是左右为难。最终,在德国间谍的强大压力和“利益诱惑”之下,西班牙的海军情报部门,在归还公文包之前,偷偷地将里面的信件取了出来,用特殊的方法(据说是在不破坏信封封蜡的情况下,用一根极细的探针将信纸卷出),取出了信件,并用高速相机将其拍了下来。
这些照片,立刻被德国驻西班牙大使馆的间谍们,如获至宝地送往了柏林,直接呈交给了“阿勃维尔”和元首的最高统帅部。
整个情报的传递过程,都在蒙塔古和查姆斯利的精密控制和暗中监视之下。他们就像两个在幕后操纵着木偶的提线师,冷静地看着他们精心设计的“剧本”,一步步地变成现实。
当那份从西班牙传回来的、关于“马丁少校”的绝密情报,摆在柏林的办公桌上时,德国的情报分析人员们,一开始也保持着职业性的警惕。
但“肉馅行动”实在是太成功了,每一个细节都无懈可击。“阿勃维尔”的情报专家们,在经过了一番仔细的分析和研判之后,得出了结论:这份情报,是“真实可靠”的!
为了万无一失,他们甚至还启动了潜伏在伦敦的间谍网络,去核实“威廉·马丁少校”这个人的真实性。结果呢?德国间谍果然找到了“马丁少校”在伦敦的住址(当然是假的),甚至还找到了他那位正在银行工作的、悲痛欲绝的“未婚妻帕姆”(由MI5的女文员扮演)。当“帕姆”在“银行客户经理”(由德国间谍假扮)面前,声泪俱下地回忆着她与“未婚夫”的甜蜜过往,并拿出了那张订婚戒指的发票时,德国人最后一丝的怀疑,也烟消云散了。
这份被层层验证、看似“铁证如山”的情报,最终被送到了东普鲁士“狼穴”大本营,摆在了阿道夫·希特勒本人的面前。
希特勒,这位向来迷信自己“天才直觉”的独裁者,在看到这份“来自敌军核心的绝密情报”后,大喜过望!他觉得,自己终于洞悉了英美那帮“蠢货”的真正企图!
“看吧!我就知道他们会这么干!”希特勒得意洋洋地对他手下的将军们说,“西西里岛?那不过是个烟雾弹!他们真正想打的,是希腊和撒丁岛!想从巴尔干这个‘软腹部’,来威胁我们的南翼!英美人就是这么愚蠢,他们永远不会选择去攻击一个防御最严密的地方(指西西里)!”
意大利的总参谋部,在分析了情报之后,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认为盟军的主攻方向,绝不可能是西西里。
德国南方战区总司令,空军元帅阿尔贝特·凯塞林,这位在意大利战场上经验丰富的指挥官,却对这份情报的真实性,提出了强烈的质疑。他觉得,这事儿“不合逻辑”,太巧了,巧得就像是专门为了让我们看到而设计的一样。他向希特勒力陈,西西里岛的战略位置太过重要,盟军不可能放弃这里,这很可能是一个骗局!
但此时的希特勒,哪里还听得进这些“逆耳忠言”?他轻蔑地驳回了凯塞林的警告,并亲自下令,对整个地中海的德军兵力部署,进行一次大规模的、也是灾难性的战略调整:
原本部署在法国,准备随时增援意大利的、最精锐的第1装甲师,被立刻调往了希腊,去防备盟军可能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登陆。
两个额外的装甲师,也被派往了撒丁岛和科西嘉岛,去加强那里的防御。
大量的德国空军战斗机和轰炸机部队,也从西西里岛的机场,转移到了希腊和撒丁岛。
原本应该用于加强西西里岛防御的兵员、火炮、地雷和各种物资,也都被优先送往了希腊和撒丁岛。
就这样,希特勒亲手将他手中最精锐的机动预备队,从那个最应该加强防御的地方,调往了两个完全错误的方向。西西里岛的防务,被严重地削弱了,变得空前空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