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29章 绝地营救(第4页)

第129章 绝地营救(第4页)

他设立了“人民法庭”,在维罗纳对那些曾经在法西斯大委员会上投票反对他的“叛徒”(包括他自己的女婿,前外交部长齐亚诺),进行了缺席审判,并最终将其中的几位抓获并处决。

他发表了一系列慷慨激昂的广播演说,承诺要重建法西斯的经济体系,重新征召军队,与德国盟友并肩作战到底。

他甚至还煞有介事地宣布,要进行一场深刻的“社会化改革”,将工厂交给工人“自我管理”,试图以此来争取底层民众的支持。

但这一切,都只是徒劳的挣扎。

在意大利北部的普通百姓看来,这个所谓的“萨罗共和国”,不过是“德国人的皮影戏”,墨索里尼本人,也只是一个被希特勒牵在手里的、可悲的木偶。他们普遍对这个伪政权充满了敌视和鄙夷。

这个傀儡政权,更是可怜到了极点。它不仅只能控制意大利北部的一小部分地区,在国际上更是无人问津。就连德国的那些“盟友”们,也都不拿他当回事。比如芬兰,就压根儿不承认这个“萨罗共和国”的合法性;甚至连已经被德国接管的维希法国,也对这个昔日的“法西斯老大哥”投来了鄙夷的目光,拒绝给予任何形式的外交承认。墨索里尼,彻底成了一个孤家寡人。

而意大利共产党领导下的游击队和各种抵抗组织的活动,则在意大利的中部和北部地区,变得越来越频繁,越来越猛烈。他们袭击德军的补给线,暗杀法西斯的官员,搞得德国占领军是焦头烂额,不得不抽调更多的精锐部队,来维持后方的“治安”。

墨索里尼本人,也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了自己那可悲的处境。他开始公开地向身边的人抱怨,甚至在一次采访中,无奈地承认:“我现在,不过是一位囚徒,一个被关在笼子里的象征而已。

“橡树行动”,从纯粹的军事战术层面上看,无疑是一次极其成功的、堪称完美的特种作战典范。它充分展现了斯科尔兹内个人的胆识和德国特种部队的精湛技艺,也在宣传上,为当时正处在战争颓势中的第三帝国,打了一针强心剂。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但是,从更高层面的战略角度来看,这场看似辉煌的胜利,却更像是一场得不偿失的、代价高昂的“政治秀”。

墨索里尼的“复辟”,并没有能够阻止意大利人民倒向盟军的潮流,也没有能够挽救法西斯主义在意大利的彻底失败。

恰恰相反,它使得意大利的局势变得更加复杂和血腥。意大利从此陷入了“南边是盟军,北边是德军和伪政权,中间还夹杂着各种游击队”的“内战”状态。

而希特勒,为了维持这个摇摇欲坠的“萨罗共和国”,为了保住他在意大利的“脸面”,也不得不向这个“泥潭”之中,投入越来越多的兵力、资源和政治成本。意大利北部那崎岖的山地,也因此变成了一个牵制德军大量精锐部队的、新的“消耗性”战场。

可以说,“橡树行动”,更像是一场为了挽回法西斯“面子”而上演的宣传秀,它在战略上,并没有为德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好处,反而增加了一个沉重的政治包袱。它用一场战术上的奇迹,掩盖了其在战略上的彻底失败。

在卡萨布兰卡的阳光与格兰萨索的冰雪之间,轴心国与同盟国的较量,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意大利,这个曾经的“轴心国二号玩家”,已经彻底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而接下来,盟军的兵锋,将直指意大利本土。一场围绕着罗马、卡西诺山、安齐奥等地的、更加残酷血腥的“意大利战役”,即将拉开它漫长而又折磨人的序幕。

喜欢二战那些事儿请大家收藏:()二战那些事儿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