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二战那些事儿 > 第138章 攻守易形(第3页)

第138章 攻守易形(第3页)

苏联空军的对地攻击机,对德军的顽抗据点进行定点清除。巨大的航空炸弹落下,整条街区都在爆炸中化为废墟。

战斗持续了一周,到8月18日,哈尔科夫90%以上的设施,都已在反复的争夺中被彻底摧毁。这座美丽的城市,变成了一片名副其实的焦土。

在市区血战的同时,苏军草原方面军的部队,则从外围,向着哈尔科夫的南面和西南面,进行着大范围的迂回包抄。一个巨大的、封闭式的包围圈,正在慢慢地合拢。

哈尔科夫城内的德军,已成瓮中之鳖。

身处后方指挥部的曼施坦因,心急如焚。他知道,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哈尔科夫的守军将被全歼。

8月15日,他做出了一个最后的、也是最大胆的赌博。他向希特勒提出了一个反突击计划:集结他手中最后还能动用的机动力量——第24装甲军和党卫军“帝国”师,从哈尔科夫西南的波尔塔瓦方向,向北发动一次闪电般的反击,如同一把利刃,切入苏军包围圈的腰部,不仅能解哈尔科夫之围,甚至还有可能反过来包围苏军突出的装甲矛头。

这是一个经典的“曼施坦因式”的侧翼反击,充满了风险和诱惑。然而,这一次,幸运女神没有再眷顾他。

德军的反击,从一开始就遭到了巨大的困难。连日的阴雨天气,让地面变得泥泞不堪,严重影响了装甲部队的机动。更致命的是,苏联空军牢牢地掌握着制空权,德军的集结和调动,完全暴露在苏军侦察机和轰炸机的眼皮底下。德军的坦克刚刚集结完毕,铺天盖地的炸弹就落了下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经过数日徒劳的尝试,曼施坦因的反击计划,在付出了一定的损失后,宣告彻底失败。

8月20日,曼施坦因怀着沉重的心情,向“狼穴”的希特勒发报,请求批准哈尔科夫的守军,在被完全包围之前,进行有序撤退。

希特勒,这位一向严禁后退的元首,在电话里咆哮、怒骂,但最终,在冰冷的现实面前,他还是退缩了。8月22日,他以一种不情愿的沉默,默许了曼施坦因的请求。

得到批准后,德军在8月22日夜间,趁着夜色和暴雨的掩护,开始悄悄地放弃城区,向西南方向突围。

1943年8月23日清晨,当苏军第53集团军和第89步兵师的士兵小心翼翼地进入哈尔科夫市中心时,他们发现城市已经是一片死寂。德军,已经跑了。

哈尔科夫,这座乌克兰的东部门户,在经历了第四次惨烈的争夺后,终于永久地回到了苏联的版图。

至此,从7月5日德军发动“堡垒行动”开始,到8月23日苏军收复哈尔科夫为止,历时50天的库尔斯克大会战,宣告结束。

曼施坦因元帅在给最高统帅部的报告中,用一句话总结了这场失败的后果:“随着哈尔科夫的失守,整个顿巴斯工业区的门户,已经向敌人敞开。”

这场胜利的代价是高昂的。据战后不完全统计,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期间(含德军进攻和苏军反攻),苏军伤亡总数高达86万人,其中阵亡超过25万,损失坦克约6000辆,作战飞机1600余架。德军方面,投入的90万兵力,损失超过20万,其中阵亡约5万人,损失坦克超过1500辆,飞机1600余架。

而德军官方战报和多方研究估计,德军在整个库尔斯克战役期间,总共损失兵力约20–25万人,其中阵亡和失踪约5万人,负伤或被俘约15–20万人;坦克和突击炮约损失1500–1800辆,作战飞机约损失1500余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