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帅,工匠们都到了。"亲兵在城下轻唤。
城南空地上,来自湖州的石匠、兰州的泥瓦匠正与维吾尔族工匠比划交流。左宗棠接过刘锦棠递来的铁锹,在划定位置掘起第一抔土。突然锹尖"铛"地撞上硬物——竟是一块刻着汉隶的残碑,隐约可见"都护府"三字。
"这是唐代安西都护府的界碑啊!"随行的老学究扑跪在地,声音发颤。
左宗棠抚摸着碑文,忽然解下自己的斗篷盖在碑上。远处传来维吾尔孩童清脆的诵读声,那是他昨日才下令散发的《千字文》双语刻本。晨风将书声与夯歌糅在一起,惊起成群灰鸽掠过清真寺的穹顶。
俄国领事再次求见时,书院的地基已然成型。左宗棠故意在工地接见他,让通译大声解释"定远"二字的来历。
"班超定远侯的故事,想必阁下也听过。"左宗棠摩挲着新刻的碑文,突然话锋一转,"听说贵国在伊犁的驻军,近日采购了不少棺木?"
领事山羊胡猛地一抖。这时一队士兵扛着刚出土的唐代碑刻走过,其中一块赫然刻着《太宗平高昌诏》。左宗棠意味深长地拍着领事肩膀:"烦请转告贵国总督,我这些将士,可都盼着马革裹尸呢。"
当夜,行辕内的争吵持续到三更。刘锦棠坚持要先攻玛纳斯:"若等谈判开始,俄人必然增兵固守!"几位老成持重的参将却主张稳扎稳打。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左宗棠始终沉默,直到亲兵送来伊犁最新谍报。他突然将茶盏重重一放:"明日调炮营移驻绥来。另外......"取出一卷发黄的图纸,"按这个样式,在书院后增建天文台。"
众人传阅图纸,发现落款竟是康熙年间的传教士南怀仁。刘锦棠恍然大悟:这是要借观测日食之名,测算伊犁各地的经纬方位!
冬至这天,定远书院举行了隆重的上梁仪式。左宗棠亲手将《海国图志》与《西域图志》装入檀木匣,封存于正梁之下。当维吾尔族工匠唱着古老的祈福歌谣时,驿卒送来了朝廷加急文书。
"着左宗棠全权处理伊犁交涉事宜......"刘锦棠念到一半突然噤声。后面竟附着俄国同意撤军的密约草案。
左宗棠望向书院门前的石碑。晨霜在"定远"二字上勾勒出银边,恍若林则徐当年赠他的那柄七星宝剑。他忽然吩咐:"去取我珍藏的武夷茶来,今日要与将士们共饮。"
茶香氤氲中,亲兵捧来个蒙尘的铁匣。左宗棠当众开启,里面竟是林则徐亲笔标注的《西域水道记》,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屯田方略。当他翻到伊犁河那页时,一片干枯的胡杨叶飘落在地——那叶脉的走向,竟与河谷布防图分毫不差。
"大帅快看!"突然有人惊呼。只见书院檐角的铜铃无风自动,清越的铃声里,一群白鹤正掠过博格达峰的雪线,向着伊犁方向振翅而去。
---
喜欢花屋湘军传奇请大家收藏:()花屋湘军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