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五章 梨园幽梦解怨
(六人组结束藏书楼的冒险后,听闻在繁华都市的边缘,有一座废弃的梨园。每到月圆之夜,梨园中便会传出若有若无的戏曲唱腔,还隐隐能看见戏子的身影在舞台上舞动。怀着对神秘事件的好奇与化解冤魂执念的使命感,他们决定前往一探究竟。)
月光如水,洒在废弃梨园那斑驳的戏台上,给整个场地蒙上了一层银纱,却也难掩其中的破败与阴森。戏台的红漆早已剥落,露出底下腐朽的木板,仿佛一张张咧开的嘴,诉说着往昔的辉煌与如今的凄凉。四周的看台空荡荡的,宛如一只只巨大的怪兽,静静地注视着这片荒芜。六人组静静地站在梨园的入口,空气中弥漫着一股陈旧的气息,夹杂着淡淡的腐朽味道。
苏瑶,身姿轻盈且灵动,宛如月光下翩翩起舞的蝴蝶。她身着一袭深紫色的劲装,劲装的材质轻盈而坚韧,完美地贴合着她的身体曲线,既便于行动,又不失优雅。劲装上绣着银色的丝线纹路,在月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微弱的光芒,恰似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她双手紧紧握着星斗旗,旗面上的符文像是被某种神秘力量唤醒,泛起幽蓝的荧光。苏瑶眉头微蹙,眼神中透露出敏锐的洞察力和深深的警惕,轻声说道:“这怨气竟凝聚成了戏服水袖的形状,看来魂灵的执念与这梨园的戏曲表演有着莫大的关联。”她的声音虽然不大,但在这寂静的环境中却清晰可闻,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沉稳。
白薇,一如既往地冷静、博学,宛如夜空中指引方向的北极星。她戴着一副黑色的皮质手套,手套的边缘镶嵌着细小的银钉,既增添了几分精致,又不失实用性。此时,白薇正沿着戏台的边缘缓缓前行,仔细观察着周围的一切。在戏台的角落,她发现了一个陈旧的戏箱。戏箱的表面刻满了精美的花纹,但岁月的侵蚀让这些花纹变得模糊不清。白薇轻轻打开戏箱,里面整齐地摆放着几件戏服,其中一件戏服上绣着一朵娇艳欲滴的牡丹,只是如今这牡丹的颜色已经黯淡,仿佛失去了生机。白薇凝视着这件戏服,眼中闪过一丝深思,缓缓说道:“这件绣着牡丹的戏服或许隐藏着重要线索,看来当年的故事与这戏服的主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慕容雪玉,一袭白衣如雪,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醒目,宛如一朵盛开在寒夜的白莲。她身着的白色劲装轻盈坚韧,上面绣着金色的符文,这些符文在黑暗中闪烁着神秘的光芒,仿佛星辰洒落人间。她腰间别着的软剑,剑柄上镶嵌着一颗蓝色的宝石,此刻,宝石正散发着柔和而深邃的蓝光,仿佛在感知着周围的危险。突然,软剑微微颤动,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慕容雪玉心中一动,顺着软剑所指的方向看去,只见舞台的中央出现了一个模糊的身影。那身影身着戏服,头戴凤冠,手中挥舞着水袖,正翩翩起舞。慕容雪玉皱着眉头,说道:“这个突然出现的戏子身影透着古怪,似乎与那股怨气有着紧密的联系,我们必须格外小心。”
陆川,身材魁梧壮硕,宛如一座巍峨的山峰,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力量感。他扛着一把巨大的桃木钉耙,桃木钉耙的木柄粗壮结实,表面刻满了古朴的符文,这些符文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耙齿尖锐锋利,散发着淡淡的桃木香气,能辟邪驱鬼,克制邪恶力量。此刻,陆川正挥动着桃木钉耙,用力地清理着堆积在梨园过道上的杂物。随着他的动作,灰尘飞扬,突然,他感觉到钉耙碰到了一个硬物。陆川停下动作,扒开杂物,发现是一个布满灰尘的木盒。木盒的盖子上刻着一些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年代久远。陆川看着这个木盒,表情凝重地说道:“这木盒看样子有些年头了,里面说不定藏着解开谜团的关键物品,也许能为我们揭开当年的真相提供线索。”
陈墨,背着一个沉重的黑色书箱,书箱上刻满了各种神秘的符号和图案,仿佛在诉说着古老而神秘的故事。他打开书箱,从中取出一本古朴的《幽冥通引》。这本书的封面由黑色的皮革制成,上面镶嵌着银色的花纹,书页散发着陈旧而神秘的气息。当陈墨翻开《幽冥通引》时,原本空白的书页上突然浮现出一行行血字:“1935 年,梨园名角失踪谜案”。陈墨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仔细地看着这些血字,说道:“看来这背后隐藏着一起发生在多年前的梨园名角失踪案,这或许就是解开所有谜团的关键所在。”他一边说着,一边继续翻阅着书页,试图从中找到更多关于这起案件的线索。
林薇,这位对神秘事件充满好奇与探索欲的女孩,迅速举起夜视摄像机。她紧紧盯着摄像机的屏幕,眼神中闪烁着兴奋与紧张交织的光芒。在摄像机的镜头里,那个戏子的身影逐渐清晰起来。她面容姣好,眼神中却透露出无尽的哀怨。她一边舞动着水袖,一边哭诉着:“他们为了独占头牌,陷害我……毁了我的戏梦……”林薇看着屏幕中的戏子虚影,心中不禁泛起一丝怜悯,说道:“看来这就是当年含冤的戏子,她似乎遭遇了极大的不公。”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是当年梨园的头牌花旦,梦蝶!”白薇举起从木盒中找到的一本破旧日记,神情严肃地说道,“根据日记记载,梦蝶天生丽质,唱腔婉转,在梨园中声名大噪。然而,她的光芒引来了其他戏子的记妒。在一次重要演出前,她们设计陷害梦蝶,让她在舞台上出丑。梦蝶不堪受辱,含冤自尽。但她心中的怨气不散,一直徘徊在这梨园之中。”众人听闻,心中对梦蝶的遭遇深感同情,一股为她讨回公道的决心在心中油然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