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哪吒骨架的运动模式…”苏晚晴的声音带着一丝激动,“其神经能量传导效率和机械结构优化,让‘天兵’机甲的神经同步率上限提升了至少30%!第二代原型机的设计已经启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她快速略过一项项足以改变人类科技树走向的发现,最终,画面定格在一块极其特殊的样本分析报告上——那是林默在撤离天庭废墟前,于凌霄殿残骸核心处,亲手埋下伏羲龟甲后,从埋藏点附近采集的一小捧…闪烁着微光的“尘埃”。
“最关键的…是它。”苏晚晴的声音低沉下来,带着近乎朝圣般的肃穆。
屏幕上,显微镜下的画面令人震撼:那并非普通的月尘或宇宙尘埃,而是一种极其微小的、由无数更细小的、半透明六边形晶体构成的聚合体。每一个晶体都在极其缓慢地旋转,内部流淌着如同星云般的微光。光谱分析显示,它们正持续吸收着周围环境中极其稀薄的游离能量(宇宙射线、背景辐射、甚至空间本身的微弱涨落),并释放出一种…与伏羲龟甲同源的、温和却充满秩序性的特殊辐射。
“我们将它命名为‘星尘’。”苏晚晴指着数据,“它的活性远超想象!实验室模拟天庭废墟环境(高维能量残留、空间结构不稳),发现这些‘星尘’会自发地聚合、生长!它们会优先‘吸附’在破损的空间结构裂隙边缘,释放出的秩序辐射能极其微弱地…抚平空间褶皱,修复微观尺度的时空损伤!甚至…能同化周围废墟的惰性物质,将其转化为新的‘星尘’!”
她调出一段加速数万倍的实验录像:一小撮“星尘”被置于一块布满细微裂痕的、来自天庭废墟的黑色金属残片上。在模拟的微弱能量场中,“星尘”如同拥有生命般,缓慢地“流淌”向那些裂痕,依附其上,微光亮起。随着时间的推移(录像加速),那些细微的裂痕…竟然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弥合!虽然修复的范围极小,只有几平方微米,但过程清晰无误!
“修复…它们在修复天庭的空间结构!”秦院士不知何时也凑了过来,声音激动得发颤,“虽然速度慢得像蜗牛爬!但这证明了林顾问当初的举动…在理论上完全可行!伏羲龟甲化为‘星尘’,成为修复核心!它能吸收游离能量,自我复制,修复空间!这…这是重建天庭的基石啊!”
“重建天庭…”林默重复着这四个字,目光灼灼地看着屏幕上那缓慢修复裂痕的“星尘”。龟甲在手中微微发烫,传递着一种源自血脉的、宏大而沧桑的悸动。那不再是单纯的避难所,而是对抗高维存在的终极堡垒!一个建立在空间法则之上的、属于人类文明的“方舟”!
“工程规模呢?”林默的声音平静,却带着千钧之力。
苏晚晴调出整个天庭废墟的扫描全息图。那是一片漂浮在破碎空间中的、比地球表面积还要广袤的残骸大陆!断壁残垣延伸至视野尽头,破碎的法则形成致命的能量乱流,更有深不可测的黑暗裂隙吞噬着一切。与这片浩瀚的废墟相比,屏幕上那几平方微米的修复区域,渺小得如同尘埃。
“以目前‘星尘’的自我复制速度和能量吸收效率…”苏晚晴调出一个冰冷的数学模型,“即使我们倾尽全球资源,为其提供最优化的能量供给和环境,要修复哪怕最小的一块安全区域——比如一个标准足球场大小、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初步估算…需要的时间单位是:百年。”
控制中心内瞬间陷入一片死寂。百年?!深空猎手的威胁迫在眉睫,紫薇在阴影中虎视眈眈,人类文明能否撑过下一个十年都是未知数!
沉重的压力几乎让人窒息。
“百年…”林默低声咀嚼着这个数字,脸上却没有绝望。他伸出手指,轻轻触碰屏幕上那缓慢旋转的“星尘”模型,感受着龟甲传来的、与之同源的温热。“时间很长,路很难。但…我们找到了种子,找到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