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号”庞大的舰影早已融入深空的背景星光,如同投向赤色星辰的一枚微小却坚定的石子。地球轨道上,“广寒宫-2号”能源中继站如同永恒的灯塔,为远航的母舰提供着稳定的能量脉冲。而在“天工院”深处,“芥子实验室”的环形装置冷却下来,空气中还残留着空间折叠实验那惊心动魄的余韵。此刻,另一间代号“星穹”的密室,却成为了整个天机阁、乃至人类文明目光汇聚的焦点。
这里没有震耳欲聋的引擎轰鸣,没有撕裂空间的能量爆发,只有无数精密仪器运行时发出的、如同宇宙呼吸般的低沉嗡鸣。巨大的环形主屏幕上,不再是浩瀚星图,而是被一个清晰的金色光标牢牢锁定——火星奥林帕斯山区域,伏羲龟甲最终指向的坐标点。光标下方,代表着深空探测器“青鸾”传回的、经过无数次纠错和增强的数据流,如同瀑布般无声倾泻。
秦院士坐在主控台前,花白的头发在屏幕冷光下显得有些凌乱,但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参数。陈浩站在他身后,双手抱胸,脸上惯常的痞气被罕见的凝重取代。赵刚则像一尊铁塔,靠在门边,目光沉沉地扫过室内每一个忙碌的身影。火星行动组已经出发,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地球上,为远方的战友解开目标之谜,点亮前行的灯塔。
“秦老,‘青鸾’最新一批穿透性扫描数据,结合‘祝融号’进入火星轨道后发回的高精度引力场测绘,结果出来了。” 首席天体物理学家王教授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兴奋,他快速调出一组三维模型。
屏幕上,火星奥林帕斯山那巨大的盾状火山结构被层层剥离。在火山主体下方,接近火星地幔与地壳交界处的深度,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结构被清晰地勾勒出来!
那并非想象中的、由熔岩管道构成的普通空洞。而是一个极其规则的、近乎完美的椭球体空间!直径超过五百公里!其内壁光滑得匪夷所思,如同被无形的力量精心打磨过!更诡异的是,这个巨大空洞并非完全中空,其内部结构被一种奇特的、非金属非岩石的致密晶体矩阵填充,这些晶体呈现出一种深邃的紫金色泽,在“青鸾”特殊波段扫描下,散发出独特的能量辐射特征。
“结构确认!与伏羲龟甲星尘标记坐标完全吻合!”王教授指着空洞中心一个极其微弱、却异常稳定的能量源点,“看这里!核心能量读数!其频谱…与天庭废墟中‘须弥芥子’传送殿核心碎片的残留波动高度同源!但…更稳定!更磅礴!仿佛…处于某种‘沉睡’的维持状态!”
“沉睡的‘须弥芥子’核心?”陈浩眉头紧锁,“老秦,这玩意儿…不会是个超大型的空间传送门吧?通往另一个宇宙?”
“不像。”秦院士摇头,手指在虚拟键盘上飞快操作,调出另一组对比数据,“‘须弥芥子’核心的能量特征是极致的空间扭曲和拓扑折叠。而这个紫金晶体矩阵…它的能量辐射模式更倾向于…‘锚定’和‘稳定’!它更像是一个…空间稳定器!或者说…一个庞大到不可思议的…‘空间泡’生成与维持装置!”
他放大了空洞内部紫金晶体矩阵的微观扫描图。只见那些晶体并非死物,其内部结构在以极其缓慢、却无比玄奥的韵律微微波动着,仿佛在呼吸。每一次“呼吸”,都释放出一种微弱却坚韧的秩序性波动,抚平着周围空间背景中自然存在的、极其细微的涟漪和褶皱。
“结合天庭废墟‘星穹工程组’对伏羲龟甲所化‘星尘’的研究…”秦院士调出“星尘”修复空间裂隙的加速影像,“这些‘星尘’的原理,正是吸收游离能量,释放秩序辐射,修复空间损伤。而眼前这个火星空洞内的紫金晶体矩阵…其工作原理何其相似!只是规模放大了亿万倍!效能更是天壤之别!”
他猛地一拍控制台,眼中爆发出惊人的光芒:“这不是传送门!这很可能是…伏羲先祖留给后世、用于重建天庭的‘地基’!一个现成的、巨大的、处于休眠状态的‘空间稳定锚点’! 只要我们能将其唤醒,就能在火星上直接获得一个远超‘芥子实验室’成果的、稳定的空间基点!以此为根基,修复天庭废墟的‘星穹之路’,将不再是百年工程!效率可能提升百倍、千倍!”
“地基…空间锚点…”赵刚咀嚼着这个词,眼神锐利,“那龟甲感应到的‘火种’呢?就是这个锚点?”
“不!”秦院士立刻否定,手指点向空洞中心那个稳定的能量源点,“‘火种’是激活和控制这个‘地基’的钥匙!你们看!空洞核心的能量源,其频谱虽然与‘须弥芥子’同源,但其核心波动模式…却与伏羲龟甲、与林默的血脉感应完美契合!它更像是一个…认证接口!一个需要伏羲血脉或者其传承之物(龟甲)才能最终激活的…终极控制枢纽!”
他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颤抖:“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龟甲指向这里!因为只有在这里,只有激活了这个‘火种’,才能真正掌握这个足以支撑天庭重建的‘空间地基’!这,就是伏羲留给后裔的终极后手!一个在母星遭遇不测时,可以在火星重启文明的‘方舟’雏形!”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