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尴尬一笑:"没事,不过是几个卖枣子的汉子,在前边林子里休息呢。”
谢都管、两位虞候以及军士们这才放心,重新躺下。
书生却埋怨起来:"看起来挺像英雄的样子,却这般胆怯,几个卖枣子的都能吓得大叫,我还以为遇到强盗了呢!"
一路上,谢都管等人对杨志早有不满,此刻正好借此取笑。
杨志懒得搭理这对主仆,径自倚树假寐。
书生抱怨一阵后,见杨志毫无回应,也觉得没趣,便让仆人递水给他喝。
那仆从举起葫芦摇了摇,苦着脸说道:“公子,水已饮尽。”
书生不信,夺过葫芦打开盖子,果真一滴水也没有。
“这般酷暑,若有口凉茶解渴也好啊!说到底,这都怪你,山脚下的客栈明明卖酒,为何你不买些带上来?”
仆人委屈回应:“公子,此地荒凉偏僻,怎知那客栈有何蹊跷?”
“若是黑店,我们花钱买酒,他们起了歹意,在酒里动手脚,害人性命,我这条命丢了也就罢了,可要是公子出了事,老员外岂能承受丧子之痛?”
“公子饱读诗书,却不晓如今世风险恶,出门在外须处处小心才是。”
“放肆!当今太平盛世,哪来这么多坏人?便是那梁山好汉,也不至于害人。”
书生怒斥:“分明是你懒惰,如今倒找借口!”
书生与仆人竟因此争论起来,杨志在一旁听得发笑,摇头转身不再理会。
忽闻山脚下传来一阵歌声:
“烈日炎炎火样烧,田中禾苗半枯焦,农夫心中似火燎,贵人公子扇轻摇。”
歌声渐近,一个挑担的村汉出现在山坡上。
杨志警觉地握紧朴刀,仔细观察此人。
村汉虽体格强壮,但步履踉跄,显然并非习武之人。
这样的人,真动起手来,恐怕还不如普通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