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思源严肃地告诫道。
“嗯,确定。”季鲤解释,“我有不得不回去的理由。”
看着灯火下季鲤坚毅的脸庞,尤思源开始了教学:
“好,那么接下来你看着灯龛,想送信或者默念送信二字,就和当时查看灵光剩余数量时一样。”
“接下来你就可以写信了,信件的内容除了作品名和自己的签名灯龛会帮你拟好,但你要在信封里放上所要求数量的灵光。”
季鲤按照尤思源所说,很快灯龛的前面出现了一份泛着微光的信件,他拿过同样由灯光凝成的钢笔,开始了书写。
尤思源在一旁补充:
“作品的名字叫做《归乡》,散文类型,综合难度在B到C之间。”
“以归乡为主题的散文集,子作品非常之多,难度差别也很大,但内容大多和回到家乡有关。”
“和正常的散文不同,它的子作品的名字也都是《归乡》,你会随机阅读其中的一个子作品,阅读完成后就可以回到你想回去的故乡了,不必再阅读其他。”
尤思源说完,季鲤提笔同时写完。
他从灯龛中取出了五个灵光放入信封后密封起来,然后投入灯龛中。
是的,季鲤昨天找张雨辰借了点灵光。
原本季鲤开口只打算借五个的,但张雨辰不仅没问理由,还默默多转了十个灵光给季鲤。
“做兄弟,在心中。”
这是张雨辰当时说的话。
信件投进去后,季鲤依靠与灯龛的感应,几乎立刻就收到了回信,他拆开了只有自己才能看见的信封。
尤思源虽然看不到信封,但看到季鲤的动作也明白了,他惊讶于作品回信的速度。
先不论那些古老的作品几乎对读者们爱搭不理的,就是正常的作品,也不怎么喜欢同意读者的阅读要求,哪怕同意,一般也是等上几天再回信,但眼前作品回复的速度有些快了。
甚至给了尤思源一种热情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