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皇眸子微微闪烁,他很期待,也有些兴奋。
至于对李昭升起警惕之心,武皇还真的没想过,且不说他不是那种度量小的人,即便是李昭真的有这种心思,武皇反倒是欣喜的。
因为他早就看出来了,李昭没有夺嫡之心,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武国!
或者说,为了某种让人看不懂的目的和……情怀?
武皇也不清楚,更不知道怎么表示,但直观感受告诉他,情况便是如此!
李昭只想实现某种愿望,而当皇帝不在他的考虑之中。
其实,武皇也一直都在纠结,一方面,他不希望自己的儿子自相残杀,但是另外一方面,他又有帝王的通病,希望通过养蛊出来的儿子,是最完美的帝王。
或许,李昭也有很多的缺陷,但在他这几年的观察下,李昭、李琰还有李韵,这三个人是最适合成为国家的管理者。
不管是锐意进取方面还是治理国家方面,这三人都是出奇的相似。
果敢偏偏又激进,冷静却又有些急躁!
种种矛盾的特点,在他们三人身上都能体现。
可偏偏李昭更优秀,他比别人更加懂得迂回作战。
因为他很清楚,正面抗衡是很难抗衡的,也往往会进一步的激化矛盾。
所以,在处理事情上,李琰和李韵都还是不如李昭的。
更重要的是,维持一个国家的运转,所需要考虑的是方方面面。
就大局观而言,四皇子李琰和五皇子李韵都还是差了些。
虽然李昭在信中也没有说明,到底是在改良什么军械?
但武皇并不担心,因为以往任何时候,只要交州有发明和改造的东西,李昭都会提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