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日前部里主要有两件事拿捏不定,下官去问陛下,陛下却什么都不说,委实有些难以抉择。”
“说说吧,什么事是咱们杨侍郎拿不下的?”
面对苏谨的调笑,杨士奇丝毫不以为忤,反而有着些许安心。
似乎只要苏谨在,就没有什么事是搞不定的。
“部堂,最近英国使者和倭国的足利义持争吵不休,可陛下始终没给下官定下个章程,不知此事该怎么去谈。”
“哦,你说的是和议一事?”
“原来部堂早知道了”,杨士奇笑笑:“那倒是省了下官一番口舌。”
“你先坐下说话。”
“是。”
杨士奇的屁股挨着凳子三分之一坐好,身子微微前探,认真看着苏谨。
“其实你拿捏不住的,不是该不该同意英国人与和议,而是咱大明该如何从中攫取利益吧?”
“部堂英明。”
杨士奇不好意思的挠挠头:
“英国人想要和大明瓜分倭国的条件,简直不知所云,自然是不能同意的,只是咱们究竟该如何处置倭国,倒是个难题。”
“你先说说你的想法。”
“是,部堂。”
杨士奇捋了捋自己的思路,缓缓开口:“倭国孤悬海外,独占一隅,很难管理,同僚们皆以为此地犹如鸡肋,占之毫无意义。”
苏谨瞥了他一眼:“你不用套我的话,我问的是你的意思,不是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