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招还是在虚拟空间做烦其他菜的间隙练的,虽说生汆圆子她以前就会做,但以前捏圆子的形状不讲究,做出来大大小小的,也不够圆溜。
之所以敢选择这两道看起来普通的圆子和腐皮肉卷,作为自己和九个选手一起比拼的食材,除了系统收集页面买过这两道菜的菜谱,已经经过系统训练,达到100%之外,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们和全家福很适配。
虽说这次大家讨论的结果是做高档版全家福,但讨论出来能做的东西都十分接地气。毕竟鲍鱼海参花胶那些高档食材是用不了的,这些食材本身没味,要靠浓郁重口的汤汁进味,但十人份的比拼,如果用重口的汤汁,那么其他选手所做的食材也会被汤汁的味道覆盖大半,不仅自己所做的食材味道突出不了,也会形成味道同质化,评委吃着味道都大差不差,给的分自然也高不了。
因此,这道全家福的高档主要在于手工,在于每一种食材都是厨师们精挑细选后亲手制作,虽然最后做出的品相和食材可能乍一看就是普通酒楼也有的,但味道肯定绝无仅有。
这道菜不是没有争议,但最终余意远一句话说服了那些认为全家福做出来不够高档,显示不出十个人的配合很牛逼也发挥不出极致厨艺的人。
余意远问他们有没有想过节目组设置这种规则的目的,十个人一起做菜,就连共同做一道高档菜,每人一个步骤都找不出一道大家都会做又足够档次的菜,又怎么可能达到每个人都能做一道高档菜还能拼在一起?
被这么一提醒,众人才惊觉,节目组的目的,怕不是故意和他们的思路反着来,这一轮比普通家常菜才是正道,硬做上档次的菜反而是误区啊。
毕竟规则明显提示了十个人共同做一道菜得分才最高,但谁家的高端菜也不可能有这么多不同派系和酒楼的厨师都会,就算会,以这些菜的复杂精细程度,十个厨师短短几个小时怕也难以磨合。
所以这轮,恐怕比的就是一个心态,只有能放平心态,老老实实走大众路线和别人合作,且配合程度高才能得分,只想走高端路线,比赛比的太飘的人,怕是一钻牛角尖就输了。
所以最终,大家各自做的食材也回归朴实无华。
一会时间,赵晓婧手上的生汆圆子已经全部成型,静静漂浮在水面之上。
关了控出,放在一边,赵晓婧继续制作藕圆和腐皮肉卷。
藕圆的藕要选藕把的尖端,按阳城话来讲就是‘老尖把’,这种部位并不是藕最好的部分,也不是最贵的部分,但用来炸藕圆,却比用藕身要香上不少,口感和嚼劲也好上不少。
不过因为用的人极少,又算是藕身上廉价低端的部位,所以在好胃口的配送APP上没找到。
还是找了节目组的工作人员,工作人员又联系好胃口生鲜的后台工作人员,才想办法找了两斤过来。
刚出锅的炸藕圆酥酥脆脆,带着老尖把独有的嚼口和香味,咬一口里面的肉馅还微微的溢出汁水,赵晓婧试吃时都一连吃了好几个。
之后是腐皮肉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