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圆听叶榆讲这些日子,吃饭的时候不少民工将小鱼干酱,按份卖给那些想吃又没买酱料的民工。
这让之前很多之前舍不得花钱,但又想馋小鱼干酱的人尝到了味,
也让有小鱼干酱的人,在她还没去送小鱼干酱就将手中的酱料吃完了。
也因为他们开了一条新的路子,所以让这次的小鱼干酱订单暴增。
一下子多这次多量,光靠清泉村小河沟里的鱼肯定是没法满足了。
所以徐圆才找到了李老五,她听人说过李老五岳家村里有两户人家养了鱼,想让他带着过去看一看。
不光是为了这次的量,徐圆让李老五带着她过来,主要是为了以后的合作来的。
毕竟堤坝有五千来人呢,就算这次的量她能凑够,可后面口碑打出去了,量只会越来越多。
那么多的量,她不找个稳定的供货商,后期根本没有办法做出那么订单来。
李老五岳家村子有三户人家养了鱼。
不过说是三家,其实给到徐圆的选择也就一家。
因为其中一家是专供给酒楼的,就算他有小鱼只怕也不愿意卖给她。
毕竟大鱼比小鱼贵,还压称。
能卖大鱼,谁愿意将还没长成的小鱼卖出去。
至于另外一家不在徐圆考虑范围内的,则是她听说那一户是这村里的员外养的。
那员外听传闻跟个刘扒皮一样,自然也没在徐圆的考虑范围内。
所以唯一在徐圆考虑范围内的便是在,他们沟子村村尾的那户养鱼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鱼也卖给酒楼,不过因为是卖给镇上的酒楼,镇上酒楼需要的量不是很大,所以他还有卖给散户的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