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胡沙录 > 第132章 芦火劫(第3页)

第132章 芦火劫(第3页)

"够。" 陈五说,"换三亩,连田埂都算上。"

长孙真的羽林卫是在黎明前赶到的。长孙真的玄甲上沾着露水,横刀扛在肩上,刀身的缺口在晨光里闪着光:"陈大人,某在东岸看见刘宋的运粮船了,二十艘,装的是火油。"

陈五的手在发抖。他想起萧承之的密信,想起甜灯的金砂凝成的蛇形,突然明白:"这不是伏兵,是陷阱。萧承之知道咱们要夜袭,故意露出破绽,引咱们进火油阵。"

长孙真指了指陈五腕间的银镯:"某在漠南打柔然时,见过这种 ' 守' 字镯。当年柔然可汗的金帐,也是靠守着粮道才撑了三个月。"

陈五望着南岸的战旗,突然想起太武帝的手诏:"淮水以南的田,朕要种大魏的稻。" 他摸出甜灯,金砂在掌心凝成狼形,狼的嘴里叼着根芦苇 —— 这是甜灯第一次在战后示路。

"长孙将军," 他说,"您带羽林卫去东岸扎营,用土堆筑箭塔,挡 ' 破城弩 ' 的箭。某带甜卫去北岸的红柳林,砍竹子扎竹筏,等夜里摸过去烧他们的弩机。"

长孙真笑了,眼角的刀疤跟着动:"陈大人这是要 ' 夜袭 '?某在漠南打过二十次夜袭,最狠的一次,砍了柔然可汗的金帐旗杆。"

陈五也笑了。他望着营外的芦苇荡,阳光透过芦苇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光。他知道,这一仗还没打完,刘宋的弩机还在响,萧承之的旗还在飘,可他不怕了。

因为他是陈五,是镇北将军,是太武帝的刀,是百姓的灯。就算血溅淝水,他也要把这护民的路,走到底。

傍晚的风卷着湿气吹过来,陈五打了个寒颤。他摸出怀里的麦饼,咬了一口 —— 还是甜的,甜得发苦,却甜得踏实。他知道,这甜,会渗进淝水的土里,会爬上南岸的田垄,会在所有娃娃的嘴里,长成漫山遍野的甜。

沙云一瘸一拐地走过来,用脑袋蹭他的手背。陈五蹲下来,给它擦药,沙云疼得直抽气,却没躲开。他望着沙云的眼睛,那里映着夕阳,映着龙旗,映着所有他要守住的光。

他知道,这光,会化雪,会生根,会在淝水两岸的废墟上,长出漫山遍野的甜。

而此刻,南岸的楼船里,萧承之正摸着被烧黑的船舷,嘴角勾出冷笑。他摸出怀里的密信,信上的字迹还带着墨香:"陈五夜袭,可设伏于芦苇荡,以火油为引。"

夜风卷着信角,把 "伏" 字吹得猎猎作响。

陈五站在土坡上,望着南岸的火光,完全没注意到,芦苇荡深处,二十桶火油正被刘宋士兵埋进泥里,像二十颗等待引爆的雷。

喜欢胡沙录请大家收藏:()胡沙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