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红楼:重生王熙凤携贾琏逆风翻盘 > 第三十七章 同伴(第3页)

第三十七章 同伴(第3页)

让大家集思广益,到底从哪里能弄出这笔钱来展示皇家气派,彰显国泰民安。

最后,法子便是由两淮盐政史吉庆,奏请出台“预提盐引”。

太上皇盖章同意。

预提盐引的意思,顾名思义也能懂。

具体说来,便是两淮盐政除了每引照常征收一两半的盐税,还额外向盐商收取预提利息即“余利银”,“余利银”每引二两左右。作为回报,盐商们可预支下一年度的盐引进行售卖。“余利银”收取上来以后,便由两淮地方入库,专供“办差、办贡”之用。

实际上便是两淮盐政格外收了一部分盐税留在地方,供太上皇花销,太上皇出巡时不用再用国库里的钱。

只要不用国库里的钱,朝臣都是乐意的。

盐商也很乐意。

两淮盐商,说穿了便是早年跟着太祖一起打拼天下后,并没有入朝为官的那些人。

太祖没让他们当官,但却让他们得了实惠,整个朱朝最挣钱的买卖给了他们把持。

太上皇让他们再吐出来一些给皇家用,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

再者,盐商原本除了花买盐引的钱,还有一些不明说的格外支出:像逢年过节上贡孝敬皇帝,每逢打仗、天灾、皇帝出巡则向朝廷捐纳银两。

太上皇出巡太多,久了,富如盐商也承受不起。

如今这些钱不是白出,还能提前拿回来更多的盐引,可以说朝廷跟地方都皆大欢喜。

这是太上皇在位中期的事。

后来太上皇身体不好,前太子犯事,太上皇的精气神没了,便没再出京。

如今的万隆帝非常勤政,又爱惜财力,也不出巡。

算下来上下两代帝王不出京城已是十五年有余。

这便意味着两淮盐政足足扣留了十五年的余利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