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嘛,我确实不好解释。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大齐,如果你想让我帮忙,那你就得相信我。”我认真地看着他,语气坚定。
“那天接到了小张的电话之后,我只给行动组的五个人下达了命令,让他们带队去包围码头。所以如果真有问题,那问题肯定出在行动组的五个人里面。”大齐眯起眼睛,开始回忆起来。
“只有五个人就好办了。”我说。
“你有办法?”大齐好奇地问。
“查一查那个时间点这五个人手机的通话记录呀。”我随口这么一说,其实我知道,就算这些人要传递信息,也不会自己的手机,他们必然是用另外一部电话的。
但我总不能告诉大齐,我能听音辨言吧?
果然,大齐笑了笑,有些不以为然:“通话记录这条路怕是走不通,能进咱们刑警队的人,哪个不是精明得很,哪会笨到留下这种明显的痕迹。”
这时,小许插话道:“范围这么小,其实不难查,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比如他们的日常行为、人际关系,甚至是最近的经济状况。这些都有可能成为我们找到突破口的线索。”
“对!小许,有进步嘛。”大齐赞赏地看了小许一眼。
方向是没错,但具体要查到什么时候却是个未知数。
我沉思了片刻,建议道:“大齐,如果你方便的话,录一段与这几名组员的对话给我。你就假装在和他们一起分析案情,引导他们判断货物究竟是在何时被转移的,我想听一听他们的判断。在对话的过程中,你可以多留意他们的语气、用词,甚至是细微的停顿和犹豫。有时候,无意间透露出的信息,可能比他们直接说出来的更有价值。”
大齐点了点头,似乎对这个建议颇感兴趣:“嗯,这个主意不错。我可以试着在对话中设置一些陷阱,看看他们会不会露出什么破绽。”
“此外,我还打算再去拜访一下老太太,深入了解一些关于邓老的情况。小许,那些书页你带着吗?”我转头看向小许。
小许点了点头:“带着,我也正准备一会儿把东西交给老太太。”
“那我们一起走一趟?”我提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