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光小说汇

拾光小说汇 > 深层心理学 > 插章 形式主义和强迫症(第5页)

插章 形式主义和强迫症(第5页)

模仿是有危险的。因为把“母爱”转移到这些没有“血缘”的人身上,自己的“根”便会摇摇欲坠。

因为外人的想法总是不断变化的。

如果不明白“紧张”的合理性。

所有放下考试的想法都是一种假装的“无所谓”。

你也许会说:“驾照有什么了不起?又不要命,考不过拉倒!你们考到了也没用,以后不一定开得好!”

但那些坚持的人可能会说:“管他那么多,先拿到证再说!拿到证了,怎么开车就好说,拿不到证,什么都白搭。”

他们不会因为你的“无所谓”和“淡然”而放弃一丝一毫的积极性。

但从深层的角度看:那些一门心思只想取得驾照这个形式,而忽视开车实质的人,人格(深层来说是‘母爱’)已在那一瞬间不可避免地转移到“考验”他的人身上。

不存在什么——只需要跳过考试这一关,以后再追求实质的可能。

人格转移的后果就是——快乐与能力已被别人掌控,自己难以把持。

所以,想通过苛刻制度来训练人的能力素质,以此降低交通事故的数量,并不一定会成功。

这其实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焦虑。

为了抑制交通事故,急于追求一种严格的考试形式,然后想像通过形式后,实效就会到来。

有些真正有实质能力的人,因为心理上的阴影或意外经历,而没能通过“考试”。

从深层来说:他们绝不容忍外人对“母爱”的任何形式的“质疑”和“考验”。因此潜意识不配合“考试”,而导致紧张。

放弃考试,就是意识和潜意识的统一。

在明白这个含义之前,他对“驾考”的预期始终处于一种胶着和僵持的状态。

形象化描述:就仿佛一根无形而坚韧无比的“线”,把他的生活和“驾考”紧紧牵连起来;导致他无法铭记当下的生活和快乐,造成一种“记忆空洞”,成为心理疾病形成的基础条件。

这在前面“记忆的倒流与填充”章中详细描述过。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