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愿意帮忙,但他们对刘海中一无所知,根本无从下手。
何雨柱听后意识到问题所在,笑着提议趁此机会去车间熟悉刘海中的样貌。
众人一致同意,于是何雨柱安排马华寻找刘海中的具 ** 置。
马华立刻答应,很快便找到了目标车间并返回报告。
随后,食堂的大妈和助工们陆续分批前往车间,仔细观察刘海中的外貌特征。
何雨柱是食堂的主厨,因得罪他便是得罪众人。
无论是在食堂还是其他地方,谁若怠慢了刘海中,都将面临同样的后果。
以往大家也常这么做,所以这并非新鲜事。
车间负责人目睹了众人看望刘海中的场景,却因食堂大妈们的迅速离开未能开口询问。
食堂大妈们此行仅为了记住刘海中的模样,她们记忆力极佳,一眼便将刘海中的特征牢记于心。
待她们回到各自岗位后,已能准确分辨出刘海中会出现在哪个窗口,便会主动为他多加饭菜,即所谓的“抖勺”。
何雨柱对此感到满意,他好奇刘海中领饭时的表情。
下班铃声响起,工人们陆续来到食堂排队打饭,何雨柱的窗口依然排起长队,甚至超过昨日。
尽管有人担心迟到,但他明白,正是因为他额外给予的食物,才吸引大家选择他的窗口。
尽管周围的大妈大叔们尽力模仿,却无法达到何雨柱的手法与分量。
工人们对何雨柱的慷慨赞不绝口,纷纷表示愿意长期在他这里排队。
何雨柱熟练地为工人们分发饭菜,他打出的分量远超平常,让每位工人都能吃饱。
即便有些人早已习惯他的慷慨,再次见到时仍难掩激动。
未曾体验过的工友也深受震撼,纷纷感叹何师傅确实与众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