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公所里,收购点被布置得井井有条。工作人员们身着整齐的服装,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耐心地为药农们服务。
药农们陆陆续续地赶来,有的挑着担子,有的推着小车,将自家收获的板蓝根送来售卖。
工作人员仔细地检查着板蓝根的品质,按照标准进行称重、计价,然后将钱交到药农手中。
药农们接过钱,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他们一边数着钱,一边讨论着今年的收成。
整个收购过程进行得十分顺利,村公所里人来人往,热闹非凡。
二呆和刘丽在各个收购点之间来回巡视,检查工作的进展情况,确保每一个环节都不出差错。
他们看到药农们满意的笑容,心中也充满了成就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袋袋收购来的板蓝根被整齐地码放在仓库里,等待着进一步的加工和销售。
这场板蓝根的收购行动,不仅让药农们得到了实惠,也为全镇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就这样收了三天,二呆叫了十台车,全部装得满满的,往天南市药材收购公司出发。车队开了八个多小时,终于到了药材公司。
罗大哥看到这么多质量上乘的板蓝根,也非常满意。结果过磅,还重了一千多斤。
过完磅,罗大哥说到做到,货款也是全部结清。
除去运费,人工费,一天下来,赚了一百二十九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刘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没想到你一斤多给了他们一块钱。你还赚了这么多。”
“小丫头片子,这是信息时代,你那里的货物堆积如山,而我这里却空空如也。这也叫宏观调控。”
二呆叫司机们吃了大餐,便往回走,“师傅们,明天继续装”
“好,谢谢张老板。”
回到桂柳镇,二呆又开始忙碌起来。
他得知镇里还有不少其他种类的药材也面临滞销问题,便开始四处联系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