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护了祝杨两句,又将周围学生遣散后,胡谷便将祝杨拉过来,继续道:
“小祝,你先把小麦收割了,然后将根下泥土抖落下来,不能浪费。去年你培育出来的那些小麦种子,应该还没有种完吧,你回头回去拿点过来,我们这边也会多准备一些不同的小麦种子。
乃至于其他农作物的种子。
就用你花盆里这些土育苗,看看发芽时间与正常发芽时间有没有区别,以及发芽率与正常该有的发芽率有没有区别,如果我们正常,就你的种子特殊。
那确实是你的种子产生了变异,如果都特殊,那就肯定是这个土有问题。
这个对比实验没什么意见吧,一目了然,如果是土壤的问题,那么按你的实验记录来看,两三天内就能出结果。
哪怕不是土壤的问题。
十天左右也能揭分晓!!!”
面对胡谷的提议,在场不论是老师还是小谷都没任何意见,因为这个实验对比很客观,而且也不会太浪费时间。
紧接着自然就是各自忙去。
几个老师主要是回去找种子。
临走前,胡谷还特地叮嘱千万别专门挑颗粒饱满,肯定能发芽的种子,就得好的坏的种子一起拿过来。因为他相信他那个弟子培育出来的小麦种子不可能颗颗颗粒饱满,种子有好有坏,本来出芽率就不是百分百,才能更好对比。
毕竟大家对这事都挺感兴趣,因此速度自然也很快,一个多小时后就再次汇聚一堂,并在统一时间,做好具体标记,完成前期准备后,正式开始实验。
比如把土挪到小育种器皿里种植。
又比如喷水湿润。
为了实现数据准确,很多有利于植物种子催芽,以及保证发芽率,防虫害的措施都没有做,就这么直接种下去。
再然后便是专门腾了一个小暖房出来,并且安排了两个老师,四个学生轮流值班,精细照顾的同时做记录,一天二十四小时都有人盯着的那种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