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地私兵划出一半,常卒归入郡兵,锐士归属赵诚麾下。”
昌平君瞪大了眼睛。
不是,这借题发挥未免太明显了吧大王!
这两刀也太狠了!
但他却无法反驳一句。
此事本就不妥,若是杀了赵诚还好,强行证军功为假,还去了军方一个骄阳新贵!
但没杀掉,就是他不妥。
再加上被赵诚抓住了尾巴,于百官面前,架在火上诛心,事态的严重性一瞬间上升好几个档次。
嬴政借此削弱他的势力,时机力度都是恰到好处,他根本无从反抗。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嬴政第一次削弱以昌平君为首的楚系外戚势力了。
建立符玺制度,收回重铸昌平君曾持有的南郡虎符,铭文从楚王熊启改为秦王政,收回了其调兵职权。
又在七年之前,就嫪毐之乱清洗外戚同盟。
当时赵系外戚与楚系权力博弈,嬴政刻意纵容嫪毐与吕不韦内斗,待双方火并时,以车裂嫪毐、夷三族为由,顺藤摸瓜查处楚系门客。
昌平君虽未直接参与,但门下三百方士被指私炼汞丹诅咒王驾,遭廷尉府籍没。
其中二十余楚地巫祝方士代表,被处以镬烹,削弱了其智囊层。
由此可见,此番借机杀尽相府门客,也是嬴政的目的之一。
楚系外戚善养门客,门客之中多方士,擅长借助巫祝、阴阳之术干预朝政。
宣太后执政时期就曾以龟卜决定国策,甚至在咸阳章台宫设有东皇太一殿,每逢军政大事必以楚地龟卜、活人血祭决疑,形成巫权干预王权的传统。
而到了如今这个时期,楚系外戚依然以豢养门客,施太一祭仪等巫祝阴阳之术来维系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