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本是想凶猛一点,找一找气势,怎么出口反而像是恭维的话一样?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今日为了大义,怎可退缩!
今日!
今日吾便成仁取义!
他挺直了脊背,缓缓转身,准备直面赵诚,慷慨陈词。
然而与赵诚目光对视的一瞬间,就又缓缓转了回去。
“咳,嗯,扶苏听闻赵将军灭韩一战屠城无数,某以为不妥。”
赵诚大觉这孩子好玩,爽朗一笑。
“尽可说来,如何不妥?”
见到赵诚宽厚的反应,嬴政也在王位之上笑眯眯地看着这一幕。
似乎是因为赵诚的爽朗,扶苏找到了点状态,“此举不服民心,不合德治,无益于长远霸业。”
“将军屠城,不仅韩人惊惧,六国百姓皆惊惧,惊惧之下,自然愈发抗拒秦国,人人自危,则合纵抗秦之心愈坚。”
“其次,民心乃是立国之本,民心不服,就算尽收韩地又如何,未来但凡有合适时机,其必反也。”
“所谓恃武力者强于一时,恃德行者王于万世,若欲并诸侯,当以义为旗,否则六国必死守,士民必离心,又该如何并之?如何治之?”
赵诚想了想,觉得扶苏说的也有道理,不过道理不多。
他问道,“某曾听闻,孔子曾言君子不器,何解?”
扶苏皱了皱眉,不知道赵诚为什么问这个,不过还是答道,“君子心怀天下,不像器具那样,作用仅仅限于某一方面。”
“器者,形也。有形即有度,有度必满盈。故君子之思不器,君子之行不器,君子之量不器。”
嬴政此时也是若有所思。
赵诚又问道,“仁义可为君子器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