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三直接把舅姥爷家的几个老表拉过来,每人给开工资,让他们一起帮忙,验货、收货,送货,收钱。
小年夜都只匆匆吃了饭,就跑去乡下进货,大半夜才回家,第二天天不亮又跑出去了。
几天下来,人肉眼可见的瘦了一圈儿,嘞肚子的棉袄都宽敞晃荡起来了。
一直忙到大年三十快中午,才算把最后一批货送到要货的客人手里,把方二妞送回家,他紧赶慢赶在十二点前进了家门。
路过街道外的电话亭,电话铃声一直响个不停,可惜门关了,老板不在。
他眼巴巴的瞅着,嘀咕,“保不齐这些电话里就有找我要货的,错过万元户喽……”
回到家,还跟家里人学。
苏老大抱着小女儿,跟媳妇说,“还是妈有办法,你瞧瞧老三,哪有一点从钱的样子?现在又勤快又能干。”
老大媳妇连连点头。
补充道,“还很会人情世故,我大嫂打电话来把他夸了又夸,说孩子他三叔是个能人,亏的是没让他去看大门,太埋没人才了,对了……”
老大媳妇想到什么,看苏老三,“大嫂说,你这次送去的年货组合他们办公室的人都很喜欢,同样的价格在市场上根本买不了那么东西,更别提你最后还一人送了腊肠、干菜之类的,都觉得你东西好价格实惠,大嫂说年后帮你约一下食堂的负责人,看能不能把食材供应这块儿拿下来。”
苏老三眼睛一亮。
“成啊,大嫂,咱娘家大嫂太仗义了!大哥,回头你跟大嫂走亲戚,记得带上我啊,我高低得好好敬咱娘家大嫂一杯酒。”
苏老大大笑。
一家人忙碌的准备年夜饭,看电视守岁,听着外头此起彼伏的鞭炮声,也点响直铺到院门口的鞭炮,一时间噼里啪啦声响彻整个院子。
一家人围坐在堂屋,热热闹闹过大年。
动筷子前,李半夏做了个小总结,提到来年,她说,“我明年打算找合适的铺子,开一家药膳馆,通过饮食来帮人调理身体。”
苏老大与媳妇对视一眼,苏老大笑着说,“我跟我媳妇打算明年好好学习,争取一把考上清北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