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雪珑来到长安街33号北京饭店,抬手推开旋转门,仿佛只身转进了历史的褶皱里。
黄铜门把手上残留着岁月的温度,那些凝固在时光里的风云往事,裹挟着百年尘埃扑面而来。这座始建于1900年的建筑,此刻正以1982年的模样呈现在她眼前——
周总理亲手书写的「北京饭店」牌匾如日月高悬挂在大厅中央;十二根雕花圆柱巍峨矗立,将鎏金穹顶稳稳托住;五盏巨型宫灯垂落,琥珀色光晕流淌在汉白玉地面,把整个大厅浸染成一幅流动的《千里江山图》。
她踏上红毯铺就的台阶,似乎看到了袁世凯在这里宴请各国公使;张学良和胡蝶在这里跳舞;1949年建国后第一次国宴的热闹场景在这里回响;1971年基辛格与周总理在这里彻夜长谈;1972年尼克松在这里赏酒品宴;连最近几年在跟邓总设计师,就香港回归问题展开智慧交锋的撒切尔夫人也在这里下榻。
一步一台阶,一步一时代。从晚清列强环伺时的醉生梦死,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筚路蓝缕,再到改革开放后的风起云涌,北京饭店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酒店功能意义。它见证了新中国的政治外交风云变迁,有着无可取代的历史厚重感,每一块砖瓦都镌刻着时代的密码,每一道痕迹都记录着岁月的故事。
江雪珑指尖轻触走廊一侧的壁纸,轻声呢喃:“这面墙聆听过的机密,怕是比紫禁城的宫墙还要多。”
帮她办理入住的香港工作人员不明所以,只见江雪珑一路上频频驻足,好像每一个细节都充满故事值得她再三留连,目光里盛满了与这座建筑跨越时空的共鸣。
“江小姐,你是现在就去探班,还是在酒店休息等他们收工?”工作人员的询问打断了她的思绪。
“我把行李放下,再换一身衣服,我们就去探班好吗?”江雪珑微笑作答。
工作人员点点头:“那我就在门外等你。”
片刻后,她身着一袭特意准备的黑色镶金丝暗纹马面裙款款而出,白色交领上衣如雪裁云,一支玉簪挽起三千青丝,宛如从画中走出来的人。
工作人员不禁脱口赞叹:“江小姐,你现在看上去就像是……紫禁城里的人。”
……
江雪珑踏入片场时,正逢一场气势恢宏的大戏开拍。咸丰帝寿辰庆典,整个畅音阁三层院落式大戏楼化作皇家盛景的舞台,后宫妃嫔、文武百官与戏班伶人齐聚一堂,数百名演员将雕梁画栋间的每一寸空间都填得满满当当。
江雪珑望着眼前如同画卷展开的宏大场面,暗自感慨:李翰翔导演北上拍戏之后风格都不一样了,大气了好多。这内地导演偏爱的「人海战术」怕不是就从他这里开始的吧?
江雪珑联想到了后世被誉为「国师」的张导,就是把「人海战术」用到炉火纯青的个中翘楚。
她悄悄站到李翰翔身后的位置,从监视器旁观着这场表演。说起来,自从训练班毕业,她已经很久没见过梁嘉辉拍戏了,这次正好一睹未来影帝的实力。
拍摄现场鼓乐喧天,旌旗翻飞,红绸与金箔交织成一片耀眼的辉煌。身着金丝衮服的群臣肃穆而立,戏台上正上演着《群仙祝寿》,各路“神仙”脚踏祥云,自三层戏楼的“天井”翩然降落;金甲神兽破土而出,借由“地井”机关腾跃而起。这场精心编排的剧目,以神话隐喻皇权天授,每一个跃动的身影、每一处精巧的机关,都在诠释着“万寿无疆”的祥瑞寓意,舞台效果极为壮观。
突然,扮演咸丰帝的梁嘉辉神色骤变,眉间隐现痛苦之色。身旁的大太监如意立刻俯身,压低声音问道:“皇上,可要移驾歇息?”
“不可。”咸丰强撑着挺直脊背,“朕要是走了,大伙儿多扫兴啊。”
如意迟疑片刻,又试探着问:“那是否宣太医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