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已经改变我了。”
他长长的手指穿过郑千玉的指缝,他们安然地合上手掌,那么适合。郑千玉正体会一种爱,这只属于郑千玉,无法被定义,也不需要模拟。
“如果我没有遇见你,我现在就是一个另外的人。”林静松道。
听他这么说,郑千玉不由得开始想象另外一条命运的分支----林静松和郑千玉都从未踏进那间空的教室,或者他没有在大雨中救下郑千玉的画,又或者,郑千玉认为和他话不投机,于是再无交集。
每一个选择都完全不属于他们,所以这些分支也都消失,他们一定会在一起。
“你这样改变我,怎么会改变不了自己?”
他的话像投进郑千玉心里的一颗石子,泛起涟漪。
“下个月,这个装置会送去美术馆,有一个剪彩。”林静松朝他说,“你和我一起参加。”
如此,郑千玉获得一个新的目标,认真地度过这段时间,珍惜呼吸,直到为这个装置开幕。
在春天真正入驻的时候,郑千玉重新开始心理治疗。在新的心理咨询师的评估之中,他获得一个很好的反馈,郑千玉需要吃的药维持在两种。
郑千玉依旧定期去找李教授做眼睛的诊断和检查,药物的审批有了进展,但正式开始治疗的日子还没定下来。郑千玉的焦灼减轻了许多,他继续工作,重新布置了自己的录音室,林静松帮他组装调试了录音设备。
郑千玉偶尔会登上“喻千”的账号,关注他的人有很多,留言也非常多。郑千玉上一部主役的作品引起很大的反响,直到今天,还是一直有新的听众因为这个角色而开始认识“喻千”。
并非全是好评,即使郑千玉无法听完所有的留言,也时不时会读到一些批评,说“喻千”的演绎太僵硬,不对劲,不是他们心目中的男主。
郑千玉笑笑而过。认真试音,安排工作,用他自己的方式继续下一段故事。
和林静松挑了一些花,养在阳台上。这里阳光充足,需要晒的花种应保证一直在阳光之下,喜阴的则要躲着日光,或散光下养护。郑千玉懂得怎么养花,指挥着林静松浇水,挪动位置。
等养的花开,又是一件未来的事情。像踩着日光的影子度过时间,因为是不用等待太久的事情,所以步履不停。
林静松让郑千玉体会过的装置,被搬进了公共美术馆之中。
它拥有一个中文铭牌,上面刻着一个“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