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在淑妃案这场惊心动魄的漩涡中,这位九皇子虽然看似无关紧要,却也“毫发无损”地全身而退,甚至还在皇帝面前“刷了一波存在感”。这本身,就足以让一些有心人重新评估他的分量。
李若愚见到夏宸,态度比以往更加温和,甚至主动询问他“病情”恢复如何,并勉励他继续用功读书。
夏宸自然是“感激涕零”,言辞恳切地表达了自己对父皇和太子殿下的“忠心”以及对圣贤之道的“向往”。
他知道,自己的表演,已经初见成效。至少在这些文官眼中,他已经从一个“可有可无”的废柴,变成了一个“值得同情”且“或许有点潜力”的边缘人物。
而在“苦读”之余,夏宸也开始更加主动地利用文渊阁这个平台,去接触和筛选那些可能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和人脉。
他不再仅仅局限于翻阅那些无人问津的故纸堆,而是开始有选择地向一些低级官员请教一些“高深”的问题,比如……关于历代王朝的兴衰更替,关于祭祀礼仪的变迁,甚至……关于一些“野史”中记载的“祥瑞”与“灾异”。
这些问题,看似与他“蒙学”的水平不符,但配合他那副“天真好问”、“不耻下问”的姿态,倒也勉强说得过去。
而那些被请教的官员,有的敷衍了事,有的则乐于显摆自己的学问,或多或少都会透露出一些有用的信息。
通过这种方式,夏宸渐渐地对这个世界的历史、文化、特别是关于皇家祭祀和一些神秘仪轨的认知,有了更深的了解。
他也敏锐地察觉到,淑妃案之后,朝堂之上的气氛,变得异常微妙。
太子夏启虽然地位稳固,但其行事却比以前更加谨慎低调,似乎在刻意避免引起其他皇子的猜忌。
而原本与四皇子夏昭争斗最激烈的二皇子夏渊,在四皇子失势之后,也并没有立刻跳出来抢占地盘,反而上书请求继续镇守边关,远离京城的权力漩涡。这种反常的举动,引来了不少猜测。
至于其他几位皇子,则开始暗中活动,或拉拢失势的官员,或向太子示好,或在民间营造声势,都想在这场重新洗牌的权力游戏中,为自己争取更大的利益。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整个京城,仿佛一个巨大的棋盘,每一个棋子都在暗中蓄力,等待着下一次交锋的到来。
而夏宸,则像一个潜伏在暗处的猎手,冷静地观察着棋盘上的每一个变化,耐心地等待着属于自己的机会。
他知道,自己体内的“龙气道种”,是他最大的依仗。他必须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才能在这场愈发凶险的争斗中,掌握自己的命运。
除了在文渊阁收集信息,他回到清凉殿后,便会立刻摒退左右,潜心修炼那本手抄册子上记载的粗浅炼气法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