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步,引导百姓消费。玉倾城让人在市集、茶馆张贴告示,介绍这些替代品的营养价值和烹饪方法:“河虾补钙,胜过鲤鱼;莲藕清热,赛过鱼汤;菱角健脾,老少皆宜。” 她还请了楚州有名的厨子,在“便民河鲜点”现场演示如何用河虾做丸子、用莲藕炖排骨、用菱角煮粥,香气飘出老远,引得百姓纷纷驻足围观,争相购买。
第四步,釜底抽薪。夜凌派人潜入鱼帮控制的水域附近,悄悄联络那些被鱼帮强迫看守水域的帮众。这些帮众大多是贫苦出身,被鱼壳胁迫入伙,心里本就不情愿。夜凌告诉他们:“只要你们偷偷放渔民去安全的水域捕鱼,或者提供鱼帮囤积鱼货的地点,官府可以从轻发落你们的罪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很快就有几个帮众动摇,偷偷向夜凌透露了鱼帮在下游芦苇荡囤积鲜鱼的秘密仓库。
计划推行的第三天,效果便开始显现。
“便民河鲜点”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百姓们提着篮子,高高兴兴地买走河虾、菱角、莲藕,脸上的愁云一扫而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虾真新鲜,才五十文一斤,比吃鱼划算多了!”
“这莲藕炖排骨,真香!我家孩子吃了两大碗!”
“以前只知道吃鱼,没想到这些东西也这么好吃!”
市场上,对高价鱼的需求,瞬间被分流。那些原本抱着“买不到鱼就不吃”的百姓,现在有了丰富的替代品,谁还愿意花几百文去买鱼壳的天价鱼?
鱼贩们见状,也开始降价。三百文的鲤鱼,降到两百五十文,还是没人买;降到两百文,依旧冷清。到了第五天,鱼壳囤积在仓库里的鱼,开始出现异味——鲜鱼不易保存,尤其是在初夏的高温里,再不出手,就只能烂掉。
“帮主,不好了!” 狗头军师慌慌张张地冲进鱼壳的水寨,“外面的人都去买河虾、莲藕了,咱们的鱼……没人要了!”
“什么?” 鱼壳正在把玩一只玉如意,闻言猛地站起来,如意“啪”地掉在地上,摔成了两半,“不可能!那些土腥味的东西,怎么可能比鱼好吃?”
“是真的!” 军师哭丧着脸,“官府开了‘便民河鲜点’,虾五十文,藕十文,老百姓都去抢了!咱们的鱼,降到一百文一斤,都没人问津啊!仓库里的鱼,已经开始发臭了!”
鱼壳不信,亲自带着几个心腹,乔装打扮,去楚州城查看。
只见市集上,“便民河鲜点”人声鼎沸,百姓们提着满篮的河鲜,欢声笑语不断;而他手下的鱼摊前,却冷冷清清,几个鱼贩无精打采地打着哈欠,水盆里的鱼,鳞片都失去了光泽。
他还看到,几个渔民在衙役的护送下,划着小船在浅滩采虾,脸上带着久违的笑容;街头巷尾,百姓们谈论的都是“今天买了多少虾”“莲藕炖排骨真好吃”,再也没人提他的“天价鱼”。
“噗——” 鱼壳一口气没上来,眼前一黑,差点栽倒在地。
他终于明白,玉倾城这招有多狠!她没有派兵硬抢,没有和他打价格战,而是另辟蹊径,用楚州水里本就有的资源,轻松瓦解了他的垄断!他费尽心机圈占水域、抬高鱼价,到头来,却成了一场笑话!
“玉倾城!龙天策!” 鱼壳咬牙切齿,指甲深深掐进肉里,“我饶不了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