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没犹豫。拿起菜刀的瞬间,指尖的触感都不一样了——那把跟了他一个多月的铁柄菜刀,此刻仿佛成了手臂的延伸。刀刃划过土豆皮的声音“沙沙”作响,削下的皮薄如蝉翼,每一片的厚度都惊人地一致,连掉在砧板上的角度都相差无几。
“好刀功!”李保国低呼一声。以前柱子切菜,虽也工整,但总带着股生涩,如今这刀工,已然有了几分“稳准狠”的味道。更让他在意的是何雨柱的神情——专注得像在雕琢玉器,眼神里没有半分急躁,只有与食材对话般的沉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土豆切成了火柴棍粗细的丝,萝卜则被片成了透明的薄片。何雨柱起锅烧水,火苗舔着锅底,他却不慌不忙地将白菜掰成整叶,用清水冲洗干净。待水沸,他先丢入萝卜片焯水,捞起时竟顺手用筷子夹着,在漏勺里颠了颠,多余的水分便恰到好处地沥干。
“这手法……”李保国瞳孔微缩。这手控水的功夫,没个三五年的灶台功夫根本练不出来,柱子怎么……
不等他细想,何雨柱已重新起锅,少油,下蒜末爆香,随后倒入土豆丝。铁锅在他手里仿佛有了生命,“哗啦”一声颠勺,土豆丝在空中翻了个漂亮的跟头,落回锅中时正好受热均匀。他手腕轻抖,盐罐飞起,雪白的细盐如雾般撒下,不多不少,恰如其分。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没有半分拖泥带水。更让李保国心惊的是何雨柱对火候的掌控——火大了就撤一把柴火,火小了就往前推推锅,每一个动作都像是算好了似的,精准得可怕。
约莫七八分钟,一盘清炒土豆丝先出锅了。金黄的土豆丝裹着翠绿的葱花,油光锃亮,却看不出半滴多余的油脂。紧接着,何雨柱又开始处理白菜。他没有像往常一样直接下锅炒,而是将白菜叶小心地铺在碗底,另起一锅烧了些清水,只放了半勺盐和几滴香油。
“开水白菜?”李保国有些意外。这道菜看似简单,实则最考功底——没有高汤吊味,全靠白菜本身的清甜和调料的分寸。柱子居然敢用这么普通的食材做这道菜?
只见何雨柱将烧好的“开水”轻轻浇在白菜上,热气升腾间,白菜叶竟像活了过来般舒展,透出一种莹润的光泽。他没有立刻端上来,而是又取了刚才切好的萝卜丝和土豆丝,加了点清水熬煮。不多时,一锅看似寡淡的土豆萝卜羹也成了,表面浮着一层薄薄的油花,散着淡淡的清香。
“师傅,您尝尝。”何雨柱将两盘菜端到李保国面前。
老头先拿起筷子,夹了一筷子土豆丝。入口的瞬间,他眼睛猛地睁大了——脆,嫩,咸淡适中,最神奇的是那股若有若无的锅气,竟让这道家常菜吃出了几分回味悠长的感觉。再尝那道开水白菜,白菜叶吸足了“开水”的滋味,清甜中带着一丝香油的醇厚,看似简单,却在味蕾上层层绽放,比用高汤做的更显本味。
最后他舀了一勺土豆萝卜羹。羹汤入口顺滑,萝卜的微辣和土豆的绵密融合得恰到好处,喝完后嘴里还留着一股淡淡的回甘。
李保国放下筷子,久久没有说话。他盯着何雨柱,眼神复杂得像看一个陌生人。刚才的做菜过程,他看得清清楚楚——那刀工,那火候,那对调料的拿捏,早已超出了一个学徒该有的水平。尤其是那道开水白菜,用最普通的材料做出了“返璞归真”的味道,这分明是大师傅才有的境界!
“柱子,”李保国的声音有些发颤,他抬手拍了拍何雨柱的肩膀,力道却很轻,“跟师傅说实话,你这手艺……到底到什么地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