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和王行对视一眼,连忙上前搀扶。谁知杨佩元手臂微沉,竟将两人的手都拂开了。他迈开步子,看似缓慢,实则每一步都踏在青砖的十字缝上,鞋底与地面摩擦发出“沙沙”轻响——这是内家拳“七星步”的走法,没有扎实的暗劲根基,根本踩不出这种韵律。
走到院中央,杨佩元忽然停步。他深吸一口气,双掌缓缓抬起,掌心朝向夜空。刹那间,院中的槐树叶子竟微微颤动起来,仿佛被一股无形的气流托住。
“师傅要运功?”王行脸色一变,连忙想上前阻止,“您伤还没好利索呢!”
“不妨事。”杨佩元头也不回,声音里带着一丝久违的豪迈,“柱子这碗汤,把我堵了三个月的气门都通开了,此时不运功,更待何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何雨柱站在一旁,目光紧紧盯着老人的背影。他能看到杨佩元周身的空气似乎都变得粘稠起来,月光透过他指缝时,竟泛起淡淡的银芒。这是宗师级武者内劲外放的征兆,寻常暗劲武者穷其一生也难以企及。
忽然,杨佩元双掌猛地下按!
“呼——”
一股气浪以他为中心轰然炸开,院角的落叶被卷上半空,又簌簌落下。王行只觉一股巨力扑面而来,竟忍不住后退了半步,而何雨柱则稳如磐石,甚至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气浪中蕴含的刚柔并济之意。
“好!好个‘力劈华山’!”王行忍不住喝彩,眼中满是激动,“杨老,您这掌力,怕是恢复了七八分!”
杨佩元缓缓收功,额角虽有薄汗,呼吸却依旧平稳。他转过身,看向何雨柱的目光复杂难明:“柱子,你这手药膳,当真是救了为师的命。”
老人的声音里带着一丝后怕。他清楚地记得,出城那晚为了掩护王行撤退,自己强行催谷暗劲,导致旧伤复发,内腑淤塞,连最信任的医师都束手无策。他本已做好了武功尽废的准备,却没想到被徒弟一锅汤给硬生生拉了回来。
“师傅言重了,这是徒儿该做的。”何雨柱连忙躬身。
杨佩元摆摆手,走到石桌旁坐下,指了指砂锅:“把剩下的汤热一热,我还要喝。”他顿了顿,忽然看向王行,“你去把西跨院的练功桩擦出来,明日卯时,我要看看柱子的实战火候。”
王行闻言一喜,连忙应下。他知道,杨老这是要亲自指点何雨柱了,这可是多少人求都求不来的机会。
何雨柱则有些发愣:“师傅,您不多歇会儿?”
“歇什么?”杨佩元瞪了他一眼,眼中却带着笑意,“你这药膳把我养得浑身是劲,再不活动活动,怕是要憋出病来。”他拿起筷子,夹起一块炖得入口即化的鸡肉,忽然想起什么,“对了,你那熬药的手法,是从哪学的?”
何雨柱心中一紧,面上却不动声色:“之前在旧书摊淘到本破册子,看着好玩就记下了。”他不能说系统的事,只能把功劳推给古籍。
杨佩元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没再追问。他心里清楚,这孩子身上藏着秘密,但只要品行端正,便无需深究。毕竟,能在短短时间内将药膳练到如此境界,若没有天大的机缘,根本无法解释。
此时的王行早已按捺不住,在院子里来回踱步:“杨老,您说柱子这小子,跟我比划的时候能撑几招?”他想起那晚搭手时的情景,心里既期待又有些发怵——这小子的天赋,实在是太吓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