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轩跟刘禅虚抱了下拳,这才把话题拉回正题:
“陛下啊,又碰上什么难事儿了?缺粮食还是缺兵刃?要么就是缺设备?“
刘禅拉着他坐下,又拿来两盘点心:“陈郎君,实不相瞒,嗯,就是朱郎君不是让我帮着岳飞北伐么?还说这宋朝富裕,结果我这在朝里一问这些大臣,感情这宋朝的国库都是花架子!”
陈轩愣了一下——他印象中宋朝商贸发达,是中国历史上经济、文化、教育最繁荣的时代,可是让刘禅一说,似乎跟书上学的不太一样?
他心中暗叹,随即不动声色地问道:“陛下可曾查阅过国库账簿?还是听信了几位大臣的一面之词?”
刘禅叹了口气,从袖中抽出一本厚厚的册子,递给陈轩:
“这是今岁国库总账,足有六千万贯有余。可除去各路开支,能调用的竟不足五百万贯,要不是前些日子抄了秦桧的家,朕连犒赏岳家军都要捉襟见肘。”
然后他又愤愤两句:“这秦桧家里家财有三千五百万贯,都快赶上大宋一年的岁入了!”
(秦桧家产查抄据记载是六千万贯左右,不过这个时候离他被抄家还有十五年,所以财富要少一些)
陈轩接过账簿,翻开几页,脸色逐渐变得凝重。
主要是这总账记载方式还很原始,他也没本事口算相关数据,只觉得脑瓜子嗡嗡的。
(宋代民间会计核算中已经基本具备了中式三账的基本构架,不过依然原始,跟现代的账目不能比,而现代账目其实查账起来也是很让人头大的)
不过这不妨碍陈轩点点头,把账本放在一边:“我懂了,陛下,总之,没钱对么?是需要我们弄点铜来?还是像之前那样送来种子、粮食、香料?”
“最好都有点。”刘禅有点不好意思,不过很快就坐正身子,“朕了解过了,这大宋金银铜铁都能拿来当钱,还有纸钱,嗯,他们说是钱引,我想这金银从郎君们那里买点粮食应该不成什么问题,市舶司那边说大宋香料主要依赖海外贸易,通过泉州、广州、明州等地从海外贩卖,西域商路已断绝。
另外盐铁转运使那边盐业收入颇丰,嗯,朕本在想要不要从郎君们那边多弄些盐过来,让百姓们的负担轻一点,不过赵相公说盐铁乃是国家财政的支柱,等闲不可动摇,所以暂时缓一缓,先把粮食弄好再说。”
“我记得这个时代南洋的香料应该也包括西域货,只是要由阿拉伯人转卖,嗯...不过无所谓了,反正我们那边要啥有啥。”陈轩对此倒是无所谓的态度,“小批量的我们可以直接送过来,大量的还是得花钱,不过陛下啊,这个时候的大宋可比大汉人口多,买粮食解决不了问题,还是要多自己种。”
“嗯,朕晓得。”刘禅点点头,“朕知道在军备整顿方面自己帮不上太多忙,也不打算干涉,民生方面也以岳卿家推荐的臣子的意见为主,朕只是打算结合以往的经验看看能不能出点主意,比如从郎君们这边买些东西,这些总不会错的。再怎么说朕也是在大汉当了几十年皇帝的啊,伯约他们出征西伯利亚,朕也帮忙协调调度了不少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