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命令的契丹兵开始行进,他们多是当初的契丹降兵,作战风格依然延续了昔日辽国军队的风气,既能骑射也能步战,由于甲胄劣于女真兵,所以往往采取轻装突击的办法。部队多装备角弓、长枪,再使用骨朵、短刀作为副武器,一些精锐甚至还带着连环马索用于绊马,遇到巡场宋兵也能发挥悍勇的优势。
但是他们碰到的是岳家军。
岳家军堪称这个时代最训练有素的军队,为了对抗金军的重骑兵和轻骑、甲骑的混合部队,他们的步兵手持长枪大盾组成方阵,中排持麻扎刀和长柄大斧,后排弓弩手远程压制,这种复合步兵方阵如果换成其他人来,必须要用车阵的方法才能保持对面对骑兵冲击的勇气。
(非贬义,历史上无论是汉军的武冈车阵,刘裕的“却月阵”,戚继光在北方对抗蒙古的大鸳鸯阵变种车阵,都需要战车作为辅助)
但是岳家军为了保持战场上的机动性,并没有用战车把自己的阵型围起来,而充当“车阵”这个角色的,就是岳家军最外围的士兵。他们拿着大盾排成一排,无论是敌人刀劈斧砍还是骑兵冲击,都不会后退一步。
而他们身后拿着长枪的同袍则会用长枪掩护他们,确保阵型的稳固。
这样的方阵在面对骑兵的时候就是能走路的堡垒,而面对步兵的时候,就是无法突破的血肉磨盘。
所以萧寿奴儿的契丹兵宛若扑上礁石的浪花一样,在他们进入自己的弓箭有效射程前,从岳家军方阵中飞出来的箭矢就把他们的前排钉在了地上。
阵中的军官大声呼和,让弩手轮番射击,契丹兵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血的代价,等他们终于可以反击的时候,便匆忙射出箭矢。
相比岳家军,契丹兵的箭矢稀稀拉拉,杀伤力感人,尤其是随着他们靠近,岳家军的神臂弓的杀伤力也更大,不时有契丹兵中箭,发出垂死的哀嚎。
最前排的契丹兵就这么撞到了宋军的阵列上,然后被长矛戳死。
......
“再派两个千人队上去!”
萧寿奴儿感觉心在滴血,但还是忍着下令,这些士兵虽然不如金军平日粮饷充足,但是也比汉军强点,如今在战场上承担着签军那样消耗敌人的任务,是一种严重的浪费。
但是刚才签军一哄而散的情况让金兀术连带对北地汉军也不太信任了,而渤海兵早先被岳家军袭击,如今士气低落只能充当气氛组,因此金兀术就把这种任务压给了自己。
对方在等岳家军疲惫,这样才会派遣精锐骑兵干扰对方侧翼,同时让金军的步兵在正面压迫对方的注意力,如果敌人因此产生混乱,才会派去铁浮屠一锤定音。
但是岳家军的表现与此前无异,所以他只能咬着牙继续派人填这个无底洞。
喜欢沙雕网友援北伐请大家收藏:()沙雕网友援北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