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佳佳等人的宁静,并未波及后宫其他妃嫔。五月二十七日,眼见皇嗣种痘进展顺利,康熙心情大好,踏入翊坤宫。然而次日,他却神色凝重地返回乾清宫,似有隐情。
众人皆对康熙骤变的神色疑惑不解,然而不出三日,六宫便传开消息,宜嫔姐妹的阿玛因渎职致人丧命,遭人当朝弹劾,随即被押往大理寺候审。
令人诧异的是,就在康熙离开翊坤宫的次日,大理寺竟以证据不足为由将人释放。一时间,宫人们皆感叹宜嫔姐妹圣宠正隆,即便其阿玛犯下过错,仍得皇上庇护,恩眷之深可见一斑。
正当众人盘算着如何巴结宜嫔姐妹时,太皇太后懿旨突至,命苏麻喇姑即刻带宜嫔姐妹前往慈宁宫请安。众人见状,纷纷收敛心思,再不敢轻易表露攀附之意。
慈宁宫内,死寂沉沉。太皇太后端坐上首,面色阴沉如霜,双目紧闭,周身散发着令人胆寒的威压。阶下,宜嫔姐妹屏息凝神,毕恭毕敬地跪伏在地,整整一个时辰过去,依旧垂首敛目,不敢发出丝毫声响。
良久,太皇太后未见皇帝踪影,心中已然明了。她深知,康熙不敢踏入慈宁宫袒护宜嫔姐妹,想必已察觉她们逾越了后宫嫔妃本分,干涉了朝政。
其实,这一切早就在太皇太后的预料之中。皇帝对宜嫔的宠爱,她皆看在眼里。在她看来,只要这份宠爱不触及皇权根本,便难以引起皇帝警觉,久而久之,反而会让他在纵容中一再放宽底线。
念及此,太皇太后倏然睁开双目,凤目含威,目光如炬般死死盯着阶下跪着的宜嫔姐妹,厉声斥责道:“你们当真不把我放在眼里!后宫干政,按宫规,本应赐毒酒一杯,以绝你们妄图凌驾于皇上之上的野心。今日敢干涉朝政,他日莫不是要扶持你郭络罗一族所出的阿哥取代太子,好让你们效仿前朝,垂帘听政?”
阶下跪着的宜嫔姐妹听闻此言,慌忙抬头望向太皇太后,神色惊惶失措,眼底满是不可置信。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大郭络罗氏率先回过神来,强压下心中惧意,急忙扯了扯身旁已被吓得呆愣、泪水在眼眶中打转的妹妹宜嫔,连连叩首求饶:“求太皇太后开恩!奴才们有罪,实在是救父心切,一时失了分寸,逾越了后宫本分。还望太皇太后明鉴,郭络罗一族绝无半分谋逆之心,恳请太皇太后念在阿哥、格格的份上,饶过奴才们这一回!”
太皇太后眉梢微挑,望向大郭络罗氏的目光愈发深邃。须臾间,她冷笑一声,语带讥讽道:“阿哥格格贵为天家血脉,后宫之中愿意抚育皇嗣者大有人在。我岂会容得你等心思不纯之辈教养皇室血脉?”
“莫要自以为是,在我跟前耍弄小聪明,实则愚蠢至极。若你们执意效仿前朝宠妃,妄图成为左右圣意之人,我倒不介意成全你们,送你们下去同她们做伴。想来皇帝也不会为了几个不知所谓的奴才,与我计较。”
宜嫔听闻此言,心中惧意更甚,身躯止不住地微微发颤。郭络罗氏同样心惊胆战,却强自镇定,面上愈发恭谨,重重叩首至地:“太皇太后训诫,奴才铭记于心。若太皇太后决意赐死奴才们,奴才与妹妹绝不敢有半句怨言。只是临死之际,实在放心不下格格与阿哥,斗胆恳请太皇太后开恩,将两位皇嗣托付给皇太后抚养,望太皇太后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