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兄?”假做碰了一下酒杯,花姜见他神思不属,打趣道:“莫非赵兄兴奋地一夜未眠?”
赵璋有些不自在地笑了笑,“我同贤弟一样父亲过世得早,家里三个弟弟妹妹需要养活,能得举人之名,于我来说真是一件大喜了!”
初见之时,只因他言语有失、神情倨傲,对他也并无好感。几日相处下来,发现这赵璋也不过是有些读书人常有的刻板清高习气,论起品质,其实也是善良热情的很。
花姜有些感慨,刚想再与他多说两句,便听见一旁的城主老大人酣畅淋漓道:“哈哈哈,趁此良辰美景,我们不如请年少有为的解元公为大家赋诗一首,如何啊?”
花姜:“……”
……
终于熬到了宴席结束,两人一前一后步履不稳地往回走去。
花姜深吸了口凉凉的空气,好笑道:“想我先前还以为自己千杯不醉,居然差点就被灌倒在酒桌上了,回去还是得好好练练酒量啊!”
赵璋借着醉意,往她身边靠近了半步,摇头晃脑道:“贤、贤弟,你既游学归来,住客栈也不方便。为何不赶紧买个宅子好好安家?正巧我知晓一处……”
“我过两日便去京都了,”花姜笑着揶揄他,“赵兄好好看书,别瞎操心了。”
“过两日……”
“是啊,我在京都有要好的朋友。”
“这样……”
赵璋怔愣地盯着她,直到盯得花姜都有些不自在的时候,才道了告辞。
之后两日,赵璋日日登门,不是拉着她探讨四书五经,便是一起研究八股文。
花姜本就不爱这些古板的言论,忙在第三日带着青黛快马加鞭地逃往了京都,终于让赵璋扑了个空。
“呼”花姜赶着马车,长长地松了口气。
坐在一边啃着烤红薯的青黛,含糊不清道:“小姐啊,你走这么急,害得我都没吃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