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桉拿了一个,林檐拿了一个,他们的动作很自然,没有任何争抢的意思。
是如果这个时候有别人在、盘子里的鸡腿不够分,他们也可以不要的那种随意自然。
那是一个家庭充沛的爱意,以及充裕的物质条件培养出来的大度与坦然。
而且他们都已经开始接受由家中专门制定的教育计划,开始讲求有如君子一样的培养,更不会拘泥于这些小事。不是刻意营造,而是会通过教育学习、加上家庭环境的感染,而化作他们本身的气质。
还是熊孩子的年龄,但已经不会做熊孩子的事情。
而这在他们这样的家庭中,其实很常见。
清晚和学哥哥们的样子拿了一个。
覃漪看着她就高兴,弯了眼,摸摸她的小辫子。
“今天辫子是谁给我们宝宝扎的呀?”
“是叔叔。”她乖乖回答。
“真棒。”覃漪也没有强行纠她的称呼。哪怕只是日常询问,她也喜欢夸女儿。帮女儿捋了捋碎发,覃漪问说:“宝宝想和我一起做饭吗?还是要和哥哥们去玩?”
清晚选了前者。覃漪给她搬了个小凳子过来,让她在旁边看自己做菜。
她手里拿着鸡腿慢慢地啃,看起来很悠哉。
吃着吃着,她想起来之前问过妈妈的一个问题,她也问覃漪:“以后我也可以吃鸡腿吗?”
覃漪愣了下,好奇她怎么会这么问。
清晚解释说:“妈妈说,以后有弟弟了,鸡腿要给弟弟。”
那是舒母怀孕时,给小清晚拿一个鸡腿的时候笑着说的。
一只鸡就两条腿,因为家里人少,所以舒母一般都只在熟食店里买半只鸡,也就只有一个鸡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