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章小水说不用驱逐村子,他们已经受到律法苦果了,而且留在村子也举步维艰。
村民再也不会和这两家往来,甚至隔三差五欺负这两家人。
全把他们对山狗村的恐惧惊慌发泄在这两家人身上。
据说城里的徐家都是章小水扳倒的,一时间对章小水的印象又惊怕敬畏到了极点。
而且人家外祖还是当今首辅的老师,还给太子教过书,这背景太吓人了。
村民们担惊受怕,反正也不知道怕什么,就怕章家报复他们,怕他们挨个询问当时谁附和了谁点头了。
村里的人都开始巴结郑秋菊了,连一直不待见郑秋菊的妯娌兄嫂们都对她笑脸相迎,郑里正也三番五次接她回娘家。
赵氏也成了热灶,谁见了都羡慕她命好啊,儿子竟然找了个金龟婿,还说开年就成亲办酒席。
周围村子也怕山狗村。
因为他们现在成了当官的了,是要收他们赋税的大老爷。
封爵当天,村民都见证那场面了,只当荣华富贵都是别人家的,震撼,崇敬,惊叹不已。
但是后面知道,“食邑”是什么意思。
那意思是说他们缴纳给衙门的赋税,有一部分要分给山狗村的官老爷。
每年谷子约莫上交给章家一百二十斤,每户缴纳绢二丈、绵三两或者折换成麻和布。
仅仅章家,章有银食邑两千户,章峥七百户,章小水五百户,光谷子一年就是三十万多斤。其他绢布绵麻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还有数百顷的永业田,还都是免粮税的。
切切实实感受到什么叫做大官老爷了。
而且,听里正打听到的消息说,食邑的地方和家乡一般是分开,多是异地,为了防止地方上一家独大成为地痞之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