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叫远处两个结伴游乐的秀才瞧见,只当是哪里来的优伶男子,生得肤白细腻,有些媚态,又瞧奚桓器宇不凡,想是哪家贵公子,有意结交,便借故过来搭讪。
这厢走进亭内,有礼作揖,“我与同窗来此避阳,不想有二位官人在此,不知有否打搅二位饮乐?”
奚桓将支着的膝盖放下,邀二人席地落座,“这亭子又不是我私人的地方,哪有许我们在此,不许二位在此的道理?且请坐下,共饮一杯。”
说罢使北果上来筛酒,林间草木清幽,伴着葡萄佳酿,几人相互寒暄。两个秀才一人姓房、一人姓孙,是扬州本地人氏,与奚桓年纪相当,稍稍攀谈后,听见奚桓是京中人氏,连连点头,“我们本县新任的县令也是京中人氏,不知贤兄可认得?”
奚桓好笑起来,抖开把折扇,“京中人口多,怎见得我就要认得他呢?”
那房秀才颔首筛酒,略带愧意地笑笑,“贤兄请别多心,不过是随口问问。我们这县令,听说十分年轻,不到弱冠便点了探花,先在翰林院当差,又点任刑部,早前潘家父子的案子,还是他经办的。到任扬州以来,兢兢业业,勤勉亲民,其父还是当朝首揆。我们同窗几人时常议论起,都想与这位大人坐谈文章实事。可他十分忙,也不爱应酬,一直无缘得见,听见贤兄也是京中人氏,因此问问。”
“不妨,这位县令我也听说过,也想去拜会同乡的,可听说他夫人有喜,愈发不得空,也就耽搁了。”
“不如咱们一齐下了拜帖,共同访这位县令去?”
几人相谈甚欢,席上摆着几样残羹,花绸悄悄使北果撤了残席,换上新菜,炉上热了鲜鱼烧鹅,羊肉猪头肉等摆上。那姓孙的秀才瞧见,朝她笑点下巴,“小公子也是京中人氏么?”
花绸生怕人瞧出她是女儿家,踞??着不敢说话,正不知如何,不想奚桓扇柄朝她一指,“这位是荆室花氏。”
二人与花绸皆唬了一跳,花绸忙拽他袖口,他笑着摆手,“这有什么,你又不是见不得人。论男女之大防,若满肚子男盗女娼,别说隔着深宅大院,就是搁着天上人间,也防不住。若胸怀坦荡,也不必防。二位说是不是?”
那房秀才细瞧一眼花绸,果然是一副女儿羞态,目光避转过来,望着奚桓摇头嗟笑,“贤兄这番话,房某倒是头回听见,不好评判是与非。只说贤兄出门游戏,愿意带着夫人同乐,可见伉俪情深。”
花绸有些发窘,暗暗瞪一眼奚桓,亲自拂袖为二人筛酒,“两位不要听他信口胡说,他这个人张狂惯了,有些不敬礼教的毛病,请勿见怪。”
“贤兄性情张扬,无羁无束,难得。二位郎才女貌,也是世间少见的美满姻缘,更是难得。”
赞得花绸双颊微红,奚桓更是洋洋自得,折扇一收,便引二人为朋友,加上花绸,四人联诗作对,飞觞行令。花绸孕期不能饮酒,只用清茶代替,仍旧吃得腮若飞霞,目染满翠。
奚桓见她高兴,散席时与房孙二人作揖拱手,“今日机缘得会,不如彼此互换名帖,改日邀二位到寒舍聚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