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团长深知这次任务的重要性,他毫不犹豫地命令部队坚守阵地,必须坚持到天黑之后才能撤退。
他强调,如果有人违反命令提前放弃阵地,将会受到军法处置。
八路军的部队一向以纪律严明着称,对于接到的任务,他们绝对不会有丝毫的折扣。无论要求他们死守到何时,他们都会坚决执行,绝不会提前一分钟放弃。
而且,在很多情况下,他们甚至会主动延长坚守的时间,以确保任务的圆满完成。
这一次他们有了充足的弹药,对能够坚守阵地到天黑,那是绝对充满了信心的。
徐剑飞带着百姓,按照当初已经规划好的路线拼命的赶路。
之后徐剑飞的特战队和彭团长的三个团中,留下了一个团断后之外,另两个团被分派在运输队伍的左右,这样,徐剑飞的特战队就成了开路先锋。
钢铁洪流在滚滚向前,仿佛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它的步伐。就在这时,徐建飞又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真正的群众动员。什么是军民鱼水,什么叫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
八路军成功地打破了鬼子的囚笼政策,但鬼子在去路上,留下的壕沟碉堡仍然随处可见。
大平原上,纵横交错的交通沟和封锁沟像蜘蛛网一样密布,给运输大队的行进带来了巨大的困难。
然而,当运输大队赶到时,徐建飞惊讶地发现,早已有民兵的区小队和县大队,在交通沟的左右两面严阵以待,监视着附近据点的鬼子和伪军。
他们警惕地观察着敌人的动向,确保运输大队的安全。
更令人感动的是,当地的百姓们见到运输大队的到来,毫不犹豫地行动起来。在村长乡长的带领下,迅速拆卸下家中的门板,有的抬着,有的扛着,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般冲向交通沟和封锁壕。
眨眼间,这些百姓就在那些纵横交错的交通沟上,在那些封锁壕上,快速地架起了一道又一道坚固的通过桥梁,让运输队毫无阻碍的迅速通过。
这些桥梁不仅连接了道路,更连接了军民之间的深厚情谊。百姓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对八路军的支持。
不仅如此,这些善良的百姓还主动帮助运输的百姓,肩挑人扛,继续前进一段路程,让原先疲惫不堪的民夫百姓能够稍稍喘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