绥远,“一线天”山腹深处的情报中心像个巨大的蜂巢,嗡嗡作响。
空气又闷又浊,机油味、汗酸味,还有新鲜油墨的刺鼻气味搅和在一起,顶得人脑门疼。
厚实的隔音墙把外面初夏的鸟鸣虫唱全挡死了,只剩下电报机永不停歇的“嘀嗒嘀嗒”,铅笔划过纸张的“沙沙”声,还有压得极低、语速飞快的交谈。
昏黄的灯泡悬在头顶,光线勉强照亮几张拼起来的长条桌。
桌上堆的东西快把桌子压塌了——成摞的打印电文还带着油印机的温热,各种语言、各种格式的报纸剪报散乱铺开,几张模糊不清、边角卷曲的黑白航拍照片被红蓝铅笔圈得密密麻麻。
十几个穿着笔挺救国军军服的情报参谋,脑袋几乎要扎进这纸堆里,眼睛熬得像烂桃子,布满红血丝。
他们像在沙里淘金,手指飞快地翻动、比对、标注,从这堆由短波信号、特殊渠道和公开新闻汇成的信息洪流里,捞取真正要命的碎片。
墙上是幅巨大的世界地图,欧洲那块被放得老大。
此刻,无数条代表军队集结的粗壮红色箭头,正从德国本土和它控制的区域,毒蛇般恶狠狠地指向东方——波兰、还有那条漫长的苏德边境线!
地图旁边,一块临时挂起的粗糙小黑板上,写满了潦草的日期、部队番号(部分被隐去或模糊化)和地点名称,旁边打着巨大的问号和惊叹号。
“伦敦BBC,刚播的!”
一个嗓子沙哑的年轻参谋猛地抬头,手里捏着刚译出的电文纸条,声音带着点破音,“英佬确认了!至少八个装甲师!正往但泽走廊和东普鲁士开!卡车、坦克,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巴黎《费加罗报》!”另一个戴着厚瓶底眼镜的女参谋立刻接上,她面前摊着法文报纸的剪报,“头版!‘第三帝国战争机器全速运转!通往东方的铁路线已被军事管制,民用列车全部停运!’ 照片!看看这照片!” 她手指戳着一张模糊的图片,上面是挤满铁路岔道、盖着帆布的平板车,隐约可见炮管轮廓。
“特殊渠道!” 角落一个头发花白的老报务员突然摘下耳机,声音低沉但像块石头砸进水里,“三号密码!破译完成!内容:苏德边境,布列斯特以西三十公里,昨日发生小规模武装冲突!苏军边防哨所与不明身份武装人员(高度怀疑为德方挑衅部队)交火!双方均有伤亡!冲突已被迅速压制,但气氛极度紧张!”
“布列斯特!” 沙哑嗓子的年轻参谋立刻扑到地图前,手指戳着苏德边境一个点,“又是这里!妈的,上个月就有摩擦报告!德国佬在试探!绝对是在试探苏联人的反应底线!”
“商业电台,瑞典斯德哥尔摩频道!”
另一个参谋举着监听记录,“有跑波兰-德国边境货运的司机匿名爆料,说检查站全换成了党卫军!盘查严得要命!看见带相机或望远镜的,直接扣人!气氛…他说像‘暴风雨前憋死人的闷罐车’!”
碎片!无数的碎片!从公开的广播到秘密的电波,从报纸的头条到匿名者的低语,所有的箭头,所有的报道,所有的情报碎片,都像被一只无形的手拨弄着,疯狂地指向同一个方向——东方!波兰!苏联!